星期日, 12月 18, 2011

聖誕Rebecca 3

上一批Rebecca在雙十國慶送出, 這批在聖誕節前一周, 跟兩個節日純屬巧合. 這一次我收到不少網友私下回報一天到三天的聽感, “客人”跟”發燒朋友”的界線愈來愈模糊, 我想只有音樂才有這種魔力吧?

底下是某網友收到匯款通知第一封回信:

“終於等到好消息, 自從EMAIL告知欲訂購之日起, 幾乎天天上HIFIDIY網站關切相關訊息, 等待總是漫長的, 終於可以"喬"位子來侍奉新夥伴了”

我也希望早點成就良緣美事. 但工廠年底忙啊. 我這種小規模的”精品”哪比得上Bose或Polk這種量產品的生產順位呢? 很有趣的是工廠會跟你說: 我們幫Dyxxxxxx生產箱體. 等下訂單看你這種小單子, 是啊, 他們的確為國際大廠生產, 但對小單子可能用不同的機器加不同的品管.

另一句話也很絕, 這位朋友預定前也沒聽過, 訂購時我問他目前的配備跟訂購原因:

“(配備刪除) … 所以最近才想改變一下, 爬文之後發現有比IPHONE更忠誠顧客群的產品”

我人在美國. 對台灣的網路生態不了解. 很多關於Rebecca的討論都是熱心的朋友私下通告, 我才知道原來這裡也有人討論. 我大學室友同學上周跟我說他們公司有人在討論Alexis Sound的Rebecca. 他覺得認識Alexis Sound創辦人是很特別的一件事.

某網友為Rebecca苦守了兩個月之後:

“報告一下聽了一天的心得: 感動 + 感謝
受到R3表現的感動, 更感謝P大能做出質優且高C/P值的產品, 雖然我的聆聽空間不大雜物又多 ………… 其他諸如各位先進對Rebecca 3的褒揚, 我終於都能一一驗證了”

以前當兵兩年怕兵變, 如果你買過音響, 明白現在Internet上誘人的照片跟性感的言論很多, 也一定明白等兩個月跟等兩年沒什麼兩樣. 這位熱情的朋友等了兩個月最後還跑來謝謝我. I am really lucky. 音樂感動人心的魔力真的很大.

另一位自謙文筆不好的朋友:

“到目前為止 (Me: 第二天左右) 表現的聲音超乎想像、讓人驚豔. 即使我用的音源與擴大機非所謂的高級音響, 但Rebecca 3的聲音是我之前沒有經歷過的. 文筆也拙,不能全然表達 (Me: 真的太客氣了).

總之,購買Rebecca 3, 是一個難得的購物經驗. 感覺上買到的不是一個商品. 還附加一個故事、從無到有的經歷與創業過程,企業用心。(Me: 這個過程有很多熱心的朋友參與 - again音樂的魔力)

很慶幸買到物超所值的產品, "她"應該會陪我很久很久, 謝謝您的努力,讓我有機會聽到不曾出現的聲音.”

”自認”文筆不錯的我寫不出他的這段話. 特別是”從無到有的經歷與創業過程,企業用心”. CMU商學院畢業後作了幾年Management Consultant. Building and running a business is a different game.

另一位朋友原來訂了一組, 匯款前問我可不可以加訂, 他拿到Rebecca後, 我問他可不可以等下一批, 他回覆:

"…幫朋友訂一組 (我覺得很幸運可以訂到一組),然後,我個人的私心也想有一對 (觀看網友的敘述,總覺得他們的敘述並不浮誇,而且真誠). 我自身是使用ScanSpeak三單體的DIY落地式 …. 所以加購的部分是自己聽音樂要用的 (這2日試聽Rebecca 3,只能說真好聽啊,遠超過我現有的)。 …. 其實,我深深的覺得您設計規畫的遠超越現有的世態."

我以為他兩組都是要自己用, 有一組可以先聽著. 我希望把這批生產的Rebecca”優先”給還沒擁有過, 還在等待的朋友. 這位朋友另一絕是他用DIY管機推, 每聲道只有6W. 這是我自己都沒試過的.

這裡另外點出ScanSpeak, 我在冰風雪2.0 (還沒定稿) 中會提到, 整個揚聲器的重點在設計. 假如你用一樣的單體組合, 設計不同, 就是不同的喇叭. 不要以為用一樣的單體跟類似形狀箱體就可以Clone. 有身有驅但沒有魂. 真正設計過一組喇叭後你就明白了. Alexis Sound 擁有世界頂尖的設計團隊. Truly World Class. Rebecca是”Entry Level / Affordable High End” 的產品. 從大家使用的擴大機 profile, 我相信”Affordable”的目標已經慢慢達到了.

Rebecca是一個熱愛音樂的Community. 一個在去年沒有品牌的產品能從團購進入量產是個很大的意外. 這個意外來自很多熱心朋友的參與.

第一批Rebecca箱體慘不忍睹. 所有發言的朋友應該都原諒了她. 往好處想只能說明她聲音有迷人之處, 要不然無法解釋有人會推薦朋友+請我吃飯+自己請師夫修補箱子等事實.

第二批Rebecca箱體進步了, 但當時離量產還很遠.

第三批 Rebecca 設計完成跟老婆申請量產所需費用時所用的Business Case – 假如我自己做顧問會跟客人說”三思啊三思”. 結果大家的熱情 – 對於一組從沒聽過的揚聲器, 一次購買多組所展現的Commitment跟對我的信任 – 連在美國的設計團隊都被感動. 我們本來覺得Viva中置聲道要”順其自然”, 現在變成不把Viva帶上市對不起這個Community. It is a pressure generated by community’s commitment and passion. It is probably the best pressure an entrepreneur can hope for.

在Rebecca上市以來, 我從沒正式以官方立場談過她的聲音. 我怎麼喜歡她不重要. 能傳達音樂的感動才是Rebecca存在的價值. Believe it or not, 每一篇關於Rebecca的討論, I’m as surprised as many of you. 冰風雪系列文章沒完成, 我選擇了另一條路, 與其繼續寫作, 不如創造Rebecca.

Rebecca belongs to the community. I hope you enjoy being part of it.


1 則留言:

Colin 提到...

之前從MyAV就看到前輩創作的喇叭
後來又到另一個DIY網站(忘記哪個audioDIY?)得到前輩的一些建議
一直都很想買一組前輩的喇叭
無奈還在念書 所以都是靠獎學金為主
不過畢業就在眼前了
等到找到第一份工作 拿到第一份薪水
不管在哪裡 一定會跟前輩定一組喇叭
(目前人是在澳洲)

希望有點我也成為rebecca + viva的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