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4月 29, 2011

音樂, 音響, Your Taste, and Journey


為什麼花時間在喇叭上? Ans: 我喜歡音樂. 很簡單的回答, 這不是很明顯嗎?

No - Not necessary. 我當兵的時後, 有個同學不用當, 去了某半導體廠, 我在攻山頭的時候他搭上台灣股票黃金時期, 當米蟲都可以領. 一個單身的人 + "看起來"用不完的Money是很恐怖的事. 某次放假聊天, 他說: "我現在在聽十幾萬的音響". 所以是因為"十幾萬"還是音樂動人? difficult to say.

我得承認, 入手這麼多喇叭單體是屬於過火的一件事. 假設你是世界級小提琴手, 你會只擁有一把小提琴嗎? 你難道不想try不同的琴? 看看你的技巧在不同的琴上展現什麼樣的風華. 同樣的, 這可能是所有玩音響的共同願望, 某一天在某個莫名其妙的場合, 突然找到天籟. 這好像張無忌檢到九陽真經. 這種"突然找到寶"的滿足, 勝過花大錢買個名牌回家. 音響跟音樂是很奇妙的.

我朋友John花很多錢在音響 (50萬台幣), OK, OK, 他花絕大多部分的人不願意花的預算在音響上 (股票領很多的朋友別跟我抬槓, 我從沒領過). John並不富有也沒什麼固定資產. Why? 他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系統搬回家, 然後好好欣賞音樂.

Well -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 1. 你絕對找不到最好的東西. 2. 因為這東西不存在. 3. 假設這東西真的存在, 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 郭靖學降龍十八掌是用黃蓉幾道菜去換的. 貴為一朝皇帝為比能學, 緣分? 把降龍十八掌練成一代大師, 是經過不斷磨練跟造化產生的.

這要告訴你, 音樂跟音響本身重要的是尋找的過程. It's the journey that matters.

星期三, 4月 27, 2011

度假後的度假


You need a vacation "after" a vacation.

首先, 度假後最恐怖的事 - How many emails are waiting? 這年頭很多人都是Email的囚犯. 很有趣的是大家爭先恐後自願成為囚犯. 嫌用桌上電腦不夠, 買筆電. 還不夠, 買iPhone, 還不滿意, 再來個iPad. 結果Emails整天陰魂不散. Do you really need it? 你的眼睛從沒抱怨過嗎? 我老人家預言, 在Facebook長大的這一代, 眼睛一定提早衰退發病, 所有想賺大錢或得諾貝爾獎的朋友, 趕快研發眼睛相關的醫學跟療法.

你知道度假後需要另一個假期來Recover. 度假也會累, 坐飛機, 開車, 搬行李, 特別是最後一天, 所以, 度假完第一天上班 - 跟同事說你有幾百封Email要回, 別吵我 - this usually works, well, in United States at least.

我過去有個客戶更出神入化. 她是政府高官. 某次去度假回來打個電話給我. 問過去兩周有沒有找她. 我想, 你自以為是名模, 還在二八佳人嗎? 很客氣的問, 發生了什麼事嗎? 原來她的信箱中有六千多封郵件, 保守估計要一周才看得完, 意思是如果過去兩周有什麼要事, 直接說, 不然要嘛很久才回, 要嘛肉包子打狗, 石沉大海 - 別怨我故意不理你啊.

這個客戶說聰明鐵定比不上能上台大醫科的朋友. 但這招我很佩服, 意思是這周最好也不要在寫Email給她. Another week of vacation. 同時manage and communicate the expectation. 六千封 - either it's all not-so-important or she has a miserable work life.

太多Email 嚴重扼殺工作效率. 我認識的一個CIO曾說, 超過三封Email - 請打電話. 那是我剛學校畢業的第一個工作, 我很想打電話, 不過當年英文很怕別人聽不懂. 上次跟ㄧ個孩子都是Teenagers的同事聊, 她說他的手機家庭plan一個月付了兩千個messages的費用, 她跟他先生只用了十個, 其他全是孩子用的. 孩子覺得很冤枉, 說: 所有人都在用, 我怎麼好意思不回呢?

兩千個Messages? 我寫Blog都沒這麼勤快. 究竟在做什麼大生意呢?

"Hi" - "Hi" - "What's up?" - "Not Much" - "What r u up to?" - "Lunch, u?" - "Later" - "Bye"

魏晉南北朝文人談玄之風鼎盛, 如果手機texting早個幾千年發明出來, 估計中國的文化要更加豐富. 大中華的messaging infrastructure鐵定傲視全球.

星期三, 4月 20, 2011

Cancun I

Perhaps I should post a picture - I think I do but do not feel like to.

天氣真美. 碧海藍天, 海水分四五個顏色. 吃不完的食物, 沙灘, 躺椅, 音樂, 美景, 海浪. 不管什麼人為的建築, 但大自然的面前就微不足道了. 昨晚看了一場古巴來的舞蹈 - 男舞者都穿很多, 女舞者怎麼感覺都比Bikini還少? 這些都比不上在海灘上給海水衝一輪.

北卡跟Florida的海灘跟加勒比海一比, 可能百慕達上的粉紅沙灘更有特色一點, 但這裡酒店就在海灘上加上各國美食一票到底的玩法, I might like it here better.

房間有個體重機, that's also very important. 孩子要Kick the waves...

Bartender 第一天調了一杯Margarita, 堅持要我try Tequila (He calls real Mexican "Water"), 早餐有Bloody Mary. 餘興節目講西班牙語, 真的是到國外了.

星期六, 4月 16, 2011

度假之前的安寧

星期一出發, 到Cancun, Maxico海灘酒店八天. 今明兩天在家休息. 感覺這兩天才像是度假?

星期五我中午就溜回家了. 公司同事知道我要休假, 沒有人敢在休假前找我 - 自討沒趣嘛.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策略之一, 過去兩周, 我在每個會議中"不小心"都會提到我要去Cancun的事實, 提醒大家我既不會帶公司的電腦也不會帶Blackberry. 每次提到大家都問: 我們可不可以跟啊?

雖然是玩笑口氣, 在工作上這是很重要的溝通動作. 不然你消失八天, 很多人犯的錯誤是認為休假在Outlook設定一個不在工作崗位上的回應就好 - 大錯特錯. 事前的溝通非常關鍵, 而且要溝通於無形 - 無意中講出來, 很自然, 大家都能寄住並送上祝福. 溝通做得好, 休假一個月都沒關係. 我平均一天有三四個會議. 過去兩周, 不騙你, 過去每個會議都講過一次. 公司某VP邀請我去演講, 都很知趣地自動延期, 因為我才剛跟他"請教"Cancun有什麼好玩的.

今明兩天是度假前的寧靜. Why?

去年十二月全家去Disney七天. 那叫什麼度假, 每天行程比工作還忙. 早起趕班車進主題公園, 接著趕場看秀, 玩遊樂設施, 吃飯, 園子又大又廣, 一群人每天跟在步兵學校受訓一樣, 長途跋涉. 小孩子累了還得抱, 或威脅利誘再撐一下. 幾乎每天都去不同的主題樂園. 想像七天內把Florida一大片本是山內荒地轉開發的遊樂園全走一趟. 當年關羽千里走單騎還有赤兔馬咧...

今明兩天 - 度假前的寧靜, 好好享受這種寧靜.

(享受之餘, 傳來老婆的吆喝 - 不是叫你帶孩子去上游泳課嗎? 又忘記了? 我要說幾遍啊? 又要跑去那個叫什麼周伯通他家做喇叭啦? )


星期日, 4月 10, 2011

音響基礎論2: AB系統 (2) – 喇叭是關鍵

我另一個同事Daryl聽了John (神線那位)大力推薦, 上周來我家聽Rebecca. 從他帶來的CD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喜歡音樂的. 他沒聽到Lyra, 只看到她的獏樣. 聽完讚不絕口, 隔天在公司四處宣傳. 接著Drayl問我有沒有什麼擴大機可以推薦. 他家裡有Onkyo的七聲道.

我跟他說喇叭重要很多. 從他昨天的反應我可以知道他的喇叭鐵定不怎麼樣. 為什麼突然問擴大機呢? 說著說著, 終於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他的劇院用的是Polk LSi25, 有四個單體, 大型落地, 一組$2799. 他無法接受為什麼Rebecca一個小小兩單體的喇叭把他的Polk LSi25比下去. 所以他懷疑是擴大機的問題. Well – 我的擴大機, DAC, 前級當然比他的Onkyo, 但不會差這麼多. 上次John也是一樣的反應, 不太能接受Rebecca比他五個單體的Peiga. 記得我怎麼處理嗎? 我不好意思說什麼, Rebecca借給John一個禮拜, 問題就解決了.

Parodielin定律1: 如果聽到別人的系統好很多, 先看看對方的喇叭是什麼. 從自己的喇叭下手.

好很多代表音樂給你全新的感動. 很多評論談音響性”, “音樂性”, … 我明白為什麼這些名詞存在, none of them did a good job. 音樂是很感性的東西. 你讀一首李太白的將進酒, 文字裡表現的壯闊豪邁, 你能用指標去形容嗎? 蘇軾的水調歌頭 – “舉杯望明月, 不知天上宮闕金夕是何年”,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你聽完師範大學國文系權威來分析蘇軾的詞, 就能寫出這麼感性動人的文字嗎? 很難, 同理, 李太白跟蘇軾去考中國文法可能不及格”. 因為他們不知道音響性音樂性是什麼東西. 但人家的詩詞震爍古今. 全新的感動是很模糊的形容, but you will know it when you have it. 簡單說, 你會希望把所有的音樂重聽一次. 你會在老音樂中發現新體驗, 新感動, 新生命.

Why speakers? 喇叭在整個系統中佔了60%以上的失真. 喇叭把擴大機來的正玄波, 透過磁場運動, 轉換成機械運動, 這個轉換涉及電流, 電壓, 電磁跟機械. 假設有人在大學堂把這些都精通, 最終轉換出來的是音樂”, 大專聯考物理化學考滿分的不一定聽過小提琴跟鋼琴真正的聲音.

John的擴大機花了一萬多美金. 用了跟Rebecca/冰風雪比起來很糟糕的喇叭, 他酷愛擴大機, 現在他跟人家說的是: You should see what Parodielin’s speakers can do on my system”. 我看過太多很貴的擴大機在推不怎麼樣的揚聲器的例子. 就好像某人身高150cm, 拿了補藥仙丹希望他可以去打NBA職籃.

Darryl也在懷疑是不是擴大機的問題. 沒辦法, Polk LSi25這麼大一隻有視覺優勢”. 如果把Rebecca借給Darryl會很難拿回來. Rebecca另有用途所以這次不能借. 我可以體會Darryl的心情. 當初我第一個DIY喇叭比加拿大Axiom M60Ti好上一截的事實, 感覺恍如昨日.

星期日, 4月 03,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6

上了桐油


老婆高度關心這是不是最後的顏色. 要擺客廳, 某人就開始關心了.

接著要上昆蟲油, 真的要講究, 可以上的東西很多, 每種東西可以上個幾層. 昆蟲油上完要加Glaze, 最後在上Top Coat.

This is where it stands before top coat:


星期六, 4月 02, 2011

音響基礎論1: AB系統 (I)

If you care enough, 沒有Internet的時代, 大家到音響店去AB喇叭. Internet的時代大家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看專家評論. 你不確定店家老闆到底是不是客觀. 同樣的, Internet評論你也不知到評的人到底是不是專家.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你極不可能找到世界最好的音響. 這是沒有答案的.

Why? 假設我問你世界最漂亮的女人或最帥的男人是誰, 你怎麼回答? 楊玉環可能是唐明皇後宮佳麗競選第一名, 已經很厲害了, 要拿去跟埃及豔后比呢? 就拿赤壁電影中到底是喜歡林志玲或是趙薇, 別人再怎麼投票, 跟你心中的答案也可能不一樣. 找音響跟找另一半, 跟找工作一樣, “字的成分很重.

搞清楚了字扮演的角色, 跟佛家說的, 要能悟道, 必先放空. 空而後能悟. 在悟道的過程, 我將談談一些基本修練”.

  1. 你聽到的是系統”, 不只是喇叭. 系統包含喇叭, 擴大機, 前級, DAC, CD Player, 空間. 為什麼在某某音響試聽室聽起來這麼棒, 把喇叭抱回家老是複製不出這種感覺? 不是你買到不良品, 而是系統中的其他因素不同.
  2. 人的感覺大聲的喇叭比較好”. 大概所有賣喇叭的人都知道這個祕訣, 假設某某喇叭給的回扣多, 播放的時後調大聲一點, 或是喇叭本身靈敏度高一點, 在兩個喇叭水平相差不多的狀況下, 消費者直覺會認為大聲的好一點. 很遺憾也很抱歉的是, 高檔的單體靈敏度都不高”.
  3. 上揚的高音第一印象會討喜, 久了不耐聽. 過去某某大名廠(e.g., ProXXX...)用這個技巧, 創造了很風行的一組喇叭. 絕大多人在音響店都不會待太久. 這麼短的時間, 聽覺疲勞還無法產生.

So, you’re pretty much screwed, right? Not really. 很多高檔的喇叭沒有音響店是無法生存的. 店裡還是有很多樂趣. You just need to know what to look for. 先掌握基本原則, 下回我會談談幾個例子.

星期一, 3月 28,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4

Project Lyra 照片在Facebook.

第一版分音器聽了兩周, 忍不住把箱體拆了重新上木皮. 這麼纖細的身軀, In Room Response可以到21-25Hz. Isn't that amazing?

星期六, 3月 26, 2011

神線 (III)

周日我跟周伯通一起聽了幾套Cost no objective的系統. 三音路, 使用很棒的單體. 高音是客製化的Raal ($400), 中頻使用Accuton ($650), 低頻有兩組, 一個是八吋的Revelator, 一個是十吋的AE. 從人聲, 樂器, 輕音樂, 交響樂, 一直聽到大規模管風琴. 系統全部用AB Switch接在一起, 可以瞬間換喇叭, AB Switch還有自動調整音量的功能, 所以非常準確的AB.

我帶了我自己用的測試儀器, 加上他的測試儀器, 同時測試系統的頻響跟非線性失真. 都是完美的狀態 (全頻段+- 1dB, <1% THD). 所以全看單體展現實力. If you don't know, 用這種單體的喇叭, 如果市面上找得到, 保守估計要一萬美金以上 if you're lucky.

我談到的神線的事, to be more specific:

之前用的
LINN XLR 接線 ($400 一組)
Transparent Plus 喇叭線 ($795 八吋)
"升級"後:
Ayre Signature XLR 接線 ($1095 一組一公尺長)
Ayre Signature 喇叭線, 2.5m, ($1200)

我可沒說這些線好. 我也不會去買這些線. 很貴的單體都沒有"神線"貴.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這些線無法產生任何差別. 儀器上是100%看不出來的. 但世界上科學不能解釋的東西, 例如人的心理學, 也很多.

我還知道他的計畫. 年底要升級Ayre Mono Amplifier ($18,000) 再加上更貴更短的喇叭線直接接到冰風雪. 我記得我跟他說過我冰風雪裡面用的線是$8 for 100 英呎. 冰風雪有44英吋高, 裡面的線至少有30 英吋. 接到分音器, 接到單體, 唯一不同的事她被包在喇叭箱體裡, "看不到", 也不容易"升級", 但線就是線, 在喇叭外面跟喇叭裡面, 城裡城外都是人, 同樣都是在傳導類比訊號.

"好玩", "我想要", "有差別", 跟"更好", 有很大差異. 我朋友是屬於"我想要", 他買回來時, 一定要我看看線長得什麼樣. 好像某女性朋友跟我展示新的Prada或Louis Vuitton. There is nothing wrong about it.

有人花錢, 我當然不介意去聽. 我也認為聽起來不錯. 但我不會覺得那是神線的關係. You know my perspective. Did I know too much?

星期三, 3月 23, 2011

Facebook: Parodielin音響評導

我終於決定創造一個Facebook Page: Parodielin音響評導

It is easier to upload photos and maintain connections with interested parties.

神線續集

我那位神線朋友(故事開頭在這裡)上星期四打電話給我後, 隔天跟我說冰風雪後面的端子稍大, 他的喇叭線夾子必須從中間的洞穿進去, Ayre告訴他這"不是最佳狀況". He is deeply concerned.

How deeply? 我介紹他Supra喇叭端子. 很漂亮吧. 一組$60. 這如果我中了六合彩可能會考慮購買. 結果他星期五訂, 付overnight & Saturday delivery, 要星期六送到. $60 x 2 + $1xx delivery. 一組喇叭端子花了七千塊台幣. That's how deeply he is concerned.

I am a management consultant. 凡是講究邏輯分析, 習慣了以後, 不管是幫客戶解決一個幾百萬美金的採購案跟楊聲器製作, 腦中的思考邏輯都是類似的.

首先, "不是最佳狀況" - very lame. What does this mean? Nothing - it doesn't say if this makes any audible difference. 因為回答的人也不知道. So the interpretation is up to my friend.

對John來說, 這組神線比冰風雪還貴. 當人的信仰改變, 花這麼大筆錢買了之後, 觀念已經改變了. 好聽不好聽不重要, 心理的沮喪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他的瘋狂行為is understandable. I also fully expect that he will tell me the new binding posts "sound better". Human psychology plays a major role here.

Furthermore, I will retain my "expert" position. Because I introduced him a product that "sounds better".

星期一, 3月 21, 2011

Sensitivity 靈敏度跟Impedance阻抗

很多音響界的話題都有點聊齋. 懂愈多發現每聽"一般人"發表意見我老是不同意. 沒辦法, 我本身是企管顧問, 專門到別人企業診斷問題, 把顧問那一套放到分析楊聲器上面, 呵呵, 有時後是實事很不一樣的.

我討論了Rebecca Power Handling 告訴你除非不珍惜聽力, 100 dB是不可能有用武之地. 我的擴大機有300 Watt, 把旋鈕調到最大, 他真的輸出300 Watt嗎?

讓我這麼說, 如果喇叭真的接到300 Watt, 低音單體早爆掉了. 不可能的. 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根本不重要. 實實在在的85 dB, 30 Watt, 可以把人震嚨. You don't need more than that. 88 dB will be great but anything above 90 - 93 dB is "not so good". 為什麼? 90-93 dB可能不好?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靈敏度高必須犧牲兩個東西, 一個是低頻延伸, 一個是箱子體積. 所以實實在在的90 dB, 要嘛低頻下不去, 要嘛體積必須很大. 85-88 dB我覺得是個不錯的妥協. 所謂"實實在在", 很多廠商的靈敏度都灌水. 眼睛要張亮一點. 單體跟分音器的BSC決定喇叭的靈敏度.

"好推跟不好推"是另一個常常誤解的話題. 靈敏度高就好推? That's not true - I am sorry. I believe many people have this misunderstanding. Why? 對擴大機來說, 他只看到一個東西 - 系統阻抗曲線跟phase. 對人耳來說, 你聽到的是靈敏度(i.e., 大小聲). Impedance決定擴大機電流供量, phase亂七八糟會增加capacitance, 加重擴大機的負荷. 如果Impedance很低, 加上那附近的Phase很亂 - 擴大機就慘了. 會多慘得看你音量轉多大. 這個我不認為是難推. 這是很糟糕的喇叭設計. 擴大機變成代罪羔羊.

星期日, 3月 20, 2011

Rebecca Power Handling

很多人買喇叭問"Power Handling", what does this mean? 很多人不知道. 廠商公布的數據都很有趣. 如果按實話說可能沒人買, 所以就放個200 Watt. 其實單體的能耐50W就很厲害了. 而且事實上200W Power Handling, 除非你到國家音樂廳用一支喇叭放全場, 否則一點用都沒有.

50W, 30W配合單體的靈敏度, 可以把很多人的耳朵弄壞. It is as simple as that.

我的擴大機 - Emotiva XPA-2 - 300 Watt into 8 ohm, 500 Watt into 4 ohm. 擴大機前有一個Buffer Preamp for impedance matching. 我把聲音調到Maximum.....

聲壓計顯示98-100 dB (1.5 meter away). 我一想, 原來這就是100 dB的音量啊. 音樂放的是貝多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大合唱). Rebecca是二音路書架喇叭. 這感覺跟我當初到德國去買BMW, 把5 Series新車帶到無速線高速公路上飆到時速130英哩 (200-220公里), 從慕尼黑開到Salzburg去看電影真善美的拍攝地, 心中想: "原來時速130英哩, 不用擔心交通警察是這樣啊". 很類似的感覺.

首先, 我是帶著耳塞的. 100 dB沒有耳塞, 別怪我沒警告你要珍惜自己的聽覺. 90 dB以上已經是噪音污染. Rebecca的Sensitivity大概是85 dB. 以當今的擴大機, 85 dB的喇叭很容易處理. 正常狀況在蠻大的客廳大概65-70 dB, 在上去我懷疑誰的耳朵不戴耳塞可以接受.

Power Handling 跟Sensitivity 不應該是比較喇叭的跟據. 真正matter的是阻抗曲線跟Phase之間的關係. 如果阻抗掉到很低, 加上那附近Phase亂七八糟, 這喇叭鐵定要完蛋. 但這種knowledge不是光看Power Handling 跟Sensitivity可以告訴你的. 同理, 如果一個本應完蛋的喇叭, 說這是擴大機的錯, 說喇叭本身難搞難推, 要你去買很貴的擴大機, 這更是癡人說夢. But there are many of these if you open your eyes carefully.

星期四, 3月 17, 2011

神線, 冰風雪, Rebecca

上周聽完銀線, 今天我同事一定要我去看他車箱後的東西, 有幾個很漂亮的盒子 - Ayre的balanced interconnect跟Speaker cables. 你知道我認為有更值得投資的地方. 我同事 - John - 家裡的擴大機系統超過兩萬美金. 有人花錢我也不介意去聽. You'll be curious on what speakers he uses, correct?

他收購了我的冰風雪. (我無法把Rebecca給他for business reason) Rebecca跟冰風雪把他花四千美金的喇叭殺的體無完膚. 現實很殘酷吧.

今晚他打電話給我, 說他的cable blade無法裝上冰風雪後面的binding posts, 他來請示怎麼裝比較好. 因為喇叭是我做的, 所以"我對喇叭內部結構知道得比較清楚".

This means he really cares. 我很感動. 我實在不好意思掃他的興, 正確答案是: 怎麼接都沒關係, 用膠帶固定更好. 但怎麼可以這樣說呢? 所以我換了一下措詞. 老美晚上打電話給別人一定是有什麼要緊的事, 我心裡真是莞爾...

關於音響及揚聲器

我一直想回去更新前年動筆關於揚聲器的心得. 過去一年,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我對Acoustics的功力加深了很多. 觀念也改變了. 我對"神單體"的定義也產生了變化. 我覺得我遇到了一個與世無爭的周伯通, 他在揚聲器設計功力媲美中神通, 或是中頑童. 我莫名其妙就學了九陰真經.

美國是音響發燒朋友的天堂. 幾乎可以用合理的價錢, 拿到任何你想要的單體. 如果你想放手去玩, 目不暇給. 我過去一年經手的單體已經上百個了. 在這種環境下, 要成為大師不難, 只要有心人.

我一個朋友很熱心帶了銀線來給我鑒賞. 感激之餘, 我並沒覺得銀線很神. 我換個單體跟crossover得到的效益跟差別大很多. 同樣的, 周伯通跟我說昂貴的電容沒差. 儘管我知道他是中神通, 我還是得自己花銀子去試試. 結果呢? 差異我想是有的. 但這跟把單體挑好, crossover 做最佳化, 箱體的Tuning做好比起來, 換昂貴電容的投資報酬跟小螞蟻一樣.

我家有一組朋友的Spendor, 貴森森, 打開一看分音器元件都很基本. 如果換這些元件是好聽的"秘密", 為什麼這麼貴的喇叭不用"好的元件"呢? 以這些喇叭的訂價, 這些好元件的成本是九牛一毛.

So you got the picture. I changed the exotic parts for fun and I am not going to make a big deal about it. To my ears, there are better places to spend effort. 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換單體跟crossover的. It has a steep learning curve and time commitment. 這不是隨便逛逛網站就可以. 茶餘飯後, 我想換換電容跟神線可能比較容易一點.

Stay tuned. I will update my articles soon.

星期一, 3月 14, 2011

新揚聲器箱體

因為Lyra (Here, here and here) 纖細性感的身軀讓我心動, 心血來潮把剩下的木工原料做了一個音箱, 我把Rebecca的音箱增高, 減低深度, 重做Tuning, there you go:


還需要加工打磨.



分音器得重做 to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I think this one will enhance placement flexibility. Stay tuned.

星期三, 3月 09, 2011

BMW - Chapter 2 Tires

電池剛壯烈身亡不到一個月, 後輪輪胎沒氣. 沒氣有幾種, 一種是有救的沒氣, 一種是沒救的沒氣. 有救可以補, 沒救得換新胎. 這裡是車主的噩夢.

一個輪胎壞了, 是要換兩個, 還是四個全換? 輪胎開了四萬英哩, 好好的莫名其妙路上一個怪東西. 產生"沒必要的花費". 四萬英哩的車換一個一定不行, 換兩個嘛, 過一萬英哩又得去換另外兩個, 難道我的時間不值錢嗎? 換四個是一筆開支, 心裡又覺得沒必要. 輪胎廠很賊, 換四個有折價卷.

人的心裡是很奇怪的, 換四個大概$780. 在Costco換還提供終身輪胎rotate跟保險. What is not to like? $780 以BMW 5 Series的身價這實在不是什麼大開支, 而且可以至少用四-五年. 在這期間要是輪胎壞了補不了, Costco會免費換新的. 當初買車加個USB插頭都要$450, 買車時沒覺得$450很貴, 四年後換輪胎$780我想半天.

這跟Break In 有關 (參考這裡). 我跟這BMW有"人為的"特殊感覺. First, 這是我們結婚三周年的紀念品 (其實是找個理由讓老婆同意花費), 在我細心安排下, 我們在結婚三周年慶當天, 在德國慕尼黑BMW delivery center交車. Second, 她擁有我們在德奧一周蜜月的回憶. 引擎在德國無速限公路磨合, 在奧地利Salzburg城堡地下停車場被刮, 新天鵝堡, 以及在萊茵河谷畔cruise聆聽江蕙跟蔡琴, 接著一路飆到法蘭克福, 被一輛保時捷以200英哩以上時速追過去, ...

這些人為的感覺讓我vulnerable to the car - emotionally attached to some degree. 於是眼睛一閉, 四個都換了. 下午三點半溜去Costco, after an hour, it's done. 換了四個Bridgestone.

Surprisingly, the car drives like a new one. 新輪胎車子更安靜, 更Smooth, I am quite happy. Is this another Break in?

星期一, 3月 07,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3

Lyra 開聲兩天, 從單喇叭變成雙聲道. 除了喇叭本身之外, 我的系統也做了很多變動.

- 後級擴大機換了
- 我朋友帶了一組銀線 (100% Silver, 不是銅參銀, 手工自製, 單蕊, 很粗)
- 我們一起去幾家High end店聽了幾組很貴的喇叭 (一萬到三萬美金之間)

To give you my impressions that might be helpful for you, I need to establish reference. 你得知道當我說"差很多"代表什麼, "有差"代表什麼, 主觀的評斷不是科學, 但這是人類參考的重要指標. 能在盡可能公正的狀況下, 可能對你有些幫助.

我過去幾年換了不少機子. 底下是一些參考:

定義:

差很多: 我不需要AB就可以知道, 聽完後不會想再回去聽比較差的
有差: 需要某種程度專心聆聽, AB下可以發現差異. 誰好誰差不容易定義.
沒差: 聽太久想找出差異是浪費時間.

- 從Pioneer CD Player 到 AD1865 DAC - 差很多
- 升級AD1865 DAC的一些關鍵電容 (i.e., 用補品) - 有差
- 從Harman Kardon AVR635 到 Pass Preamp + ClassD - 差很多
- 從ClassD 到Class AB - 差很多(我沒告訴你ClassD跟Class AB的牌子, 所以不要太Generalize)

以上這些評比, 聲音必須在某個水平之上, 我同事$3000的Piega 還沒到這個水平, 同樣的, B&W六系列, 七系列也沒到我的基本水平, 希望你了解這跟價錢無關, 貴的東西不一定好, 價錢較低的東西不一定差. B&W 八系列的書架喇叭, 從聲音來說, 也沒達到這個水準. 但B&W 802(不管它D不D), 就是不錯的喇叭.

I will discuss more on Lyra and Rebecca next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