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28, 2011

Audiophiles - 發燒友 (1)

Audiophile 發燒友這一詞究竟什麼時候發明已經不可考.  從行為上觀察, Audiophile 對音響音樂有無可就藥的熱情跟精力.  這不分國界, 不分年齡, 只要你燒過, 就明白燒吾燒以及人之燒的道理.  發燒友跟Mutant一樣, 有時候你覺得很"孤單", 其實發燒友就在你身邊. You just don't know.

上一周參加公司訓練.  你應該知道如果是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作, 訓練真的是在訓練, 可能訓練完還要"考試". 一旦進入某個"砍讚"之後, 訓練 = 放假.  深明大義的訓練師懂得 "It is nice to leave the office"的價值.  也知道任何訓練都不應該超過下午四點, 如果是星期五, 那最好下午兩點前就結束. 我自己當訓練師的時候, 對這種學生, 一定採用下面的方法:

- 中午吃飯是Working Lunch. 邊上課邊吃飯, 當然啦, 雖這麼說主要還是吃飯. 這樣可以提早下課同時不會背負偷懶的罪名.

- 沒上完的東西怎麼辦?  家庭作業啊!  而且我會說:  I trust everyone will do their homework tonight!  再補上一句: I can only show you the door.  You'll have to go through it.  每個學生一定打包票回去會做家庭作業. 如果你給他們簽切結書, 鐵定100%拿到簽名.

- 很多人不知道, 上課跟演講一樣, 假如是一天的課程, 最關鍵的時間是第一節課. 過了第一節課學生對你的評價已經決定了.  之後再怎麼精彩也會打折, 同理, 再怎麼爛也不會有太大傷害.

我以前在顧問公司開幾門員工訓練的課. 每次學生評比都是爆表, 學生除了填分數還洋洋灑灑寫評語, 說他們多喜歡我的課. 很多人不知道為什麼. 當然我也菜過. 這裡有一篇真人真事.

這次訓練是"小班", 就六個人, 我旁邊坐了一位五十多歲的朋友, 上課上到無聊的時候當然我的Internet跟Notebook都沒閒著.  (註: 天底下沒有無聊的老師, 只有不懂得準時或提早休息的老師)  突然發現旁邊這位朋友怎麼眼睛老是不經意的看到我的螢幕?  在美國這種重視隱私權的環境, 這是很不禮貌的事.  過了一個小時, 他小聲問我說: Are you interested in audio?  我一愣: Yes, you? (很小聲, 怕被聽到).  他: Yes.  叫我看他的螢幕. 原來我們兩個在看同樣的網站.

這一燒非同小可. 離下課還很久, 不能亂動不能高聲談話, 這好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重逢, 怎麼能就此安靜?  又不好意思兩個人同時去上洗手間 (會被誤會), 這如何是好?

這很像我成長時的國中高中, 一男一女要去約會得找很多藉口, 想辦法不被發現, 很刺激, 很緊張, 也很有趣.  我們兩個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天的訓練是不用上了. 整個下午大概跟他交流了幾十封Emails.  這是唯一可以不發聲的工具. 中間休息時間當然不夠用. 你想, 光說喇叭就可以從全音域, 二音路, 多音路, 號角, 開障板, 各式各樣的牌子跟單體, 接著後面的器材, 擴大機, 前級, 真空管, ...

他要邀我去他家.  我要請他來我家.  最後因為我家近一點, 所以他來了.  為了到我家他取消了本來晚上的一個聚會.  很難理解嗎?  Not if you're an audiophile.

星期二, 12月 27, 2011

那一年我們追過的女孩 (1) - 教育

看完九把刀的那一年我們追過的女孩.  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教育.  古早以前我在這裡這裡談了一些看法. 從小學, 初中, 高中, 我所受的教育很奴隸化.  看電影時我再想現在的孩子應該不需要升旗典禮了吧?

以前早上去學校要早自習, 接著是升旗典禮, 大家排隊, 整隊, 接著聽別人講話, 這些話一點意義都沒有, 管他幾點報告, 全是浪費時間. 回到教室一身汗, 第一節課鐵定ruin掉. 夏天熱還可能中暑. 為什麼我當年不懂, 乖乖地遵從這些指令呢?  為什麼沒有人教育我們的孩子, 不要接受這種奴隸化的教育?

更另現在的我令人無法接受的, 我得穿制服, 制服上面得繡學號 + 姓名. 你看過監獄風雲或監獄的類似電影嗎? 只有犯人才會在制服上繡編號, 犯人每天早上早點名, 還不一定要升旗典禮, 聽長官講話. 我讀國中時, 還有髮禁, 這跟中國清朝每個人得留辮子一樣, 國父孫中山革命之後, 為什麼在我們當時中學還要理光頭?  這是囚犯式的教育.  當時沒人教我怎麼想, 想太多還可能自找麻煩. 你會喜歡上班要穿制服繡學號嗎?  If not, why did we ask our children to do so?

我受到的教育不鼓勵我問為什麼.  但我的學習本質是很喜歡問為什麼的Type. 這個能力如果早一點受到培養, 能夠更早看清自己的專長.  奴隸式教育以Follow為主, 沒有Individual attention, 這種教育非常適合軍隊跟工廠.

沒有受過Individual attention的孩子, 不懂怎麼發覺自己的長處.  沒人教.  寫我將來的志願都是當總統或作醫生.  改作文的老師一定也很無聊.  一直到大學畢業,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未來是掌握在自己手上.  一輩子都在Follow.  身邊的長輩也大多在Follow.

我有時後會碰到35-40歲的父母親, 把所有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接著說: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 我要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  Really?

你希望你認真教育出來的孩子, 到35歲的時後也這麼說: "我這輩子就這樣了"?  If not, 你得小心言行身教. 這個比孩子是不是上資優班更有威力.  教育孩子需要花很多精力, 但這並不是逃避自己Career development的藉口.  沒有人能告訴你, 只有誠實地內自省後才能看清楚. 孩子的觀察吸收力會遠超過我們的預期.  給下一代最好的教育之一, 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父母不論幾歲都汲汲努力要出人頭地. 30歲, 40歲, 50歲的奮鬥目標不同. 但奮鬥的精神是不變的.

我在Carnegie Mellon第一學期, 上經濟學很多老美不會算數學, 對我來說這比高中數學還簡單. 我讀高中大學的時後, 上課聽不懂, 回家自己用功或上補習班. 老美上經濟學不懂, 直接罵老師不會教. 更有趣的是, 老師公開道歉, 補課加課, 承認自己沒教好.  奇怪了, 我以前高中有時後全校段考數學全年級只有幾個人及格, 怎麼沒發生有老師出來道歉的這種事.

另一門課期末考Open Book 跟 Open Internet (跩吧). 我看到題目傻了眼, 上課教的東西怎麼都沒考?  全是"申論題". 高中三民主義的申論題, 只要按課本背好就可以. 這不叫"申論", 這叫背誦或八股. 申論要能看出考生的獨立思考邏輯.

我拿了一個B+. 我非常"不高興".  我去找老師. 質問為什麼我拿B+.  這東西反正也沒標準答案, 憑什麼給B+呢?  老師問: 你覺得你應該拿什麼?  我: A+.  (會這麼說以經受到老美耳濡目染, 剛來的我鐵定不敢這麼直接, 一定要謙虛一下)

老師拿了另一個同學的答案, 取得該同學的允許, 叫我拿回去看, 說: "如果你看完覺得你應該拿A+, 我就給你A+."  我永遠記得她的答案本. 我覺得B+算客氣了. 原來思考邏輯可以這樣活用. 我作答的時後一直在想"老師要問我什麼", 她的答案是"她想要做什麼".  我東湊西湊出來的東西, 跟她洋洋灑灑發揮的東西.  差太多了.  Why did not I know this earlier?  我不知道我有這種發揮的自由.  我現在知道自己有這方面的特長, 但這個能力一直到那個B+才被點醒.  這比我其它A+的課來得更重要.

星期四, 12月 22, 2011

音響基礎論 N: Rebecca 3 低頻調整法

基努李維在駭客任務中, 面對這兩顆藥丸, 紅色跟藍色.  今天我給你兩條頻響線.  這兩支喇叭在同一個房間, 500Hz以上反射音消掉了.  從300Hz以下相對會看到"亂七八糟", 上上下下的曲線.  What does it mean?


先看藍線: 在180Hz有稍微凸起, 150Hz, 70H有兩個山谷, 50Hz已下降得很快.

你看到的是在房間裡的實際反映, 這是直射音波+反射音波的結果. 這是很正常的.  250Hz已下波長通常長過你的房間, 在一個波長還沒結束, 牆壁已經反射回來, 相位差一下, 產生不同的震幅相抵消, 或加成. 你就看到這個了.  這是麥克風聽到的.

從藍線你可以看到37Hz以下已經降了10 dB (80-70).  所以37Hz以下你的耳朵應該聽不到.

接著看紅線.  在50Hz有個大峰. 真慘啊!  但是紅線很厲害, 同樣在70dB的音量, 紅線可以下到32Hz左右.  這表示紅線可以聽到的低頻延展比藍線往下探5Hz.

5Hz有什麼了不起?  在低頻段, 特別是在60Hz以下, 每往下探5Hz, 必須移動很多空氣才能產生低頻量感.  所以5Hz是差很多的. 假如我放的音樂有這個地方的材料, 紅線聽起來會明顯比藍線更有低頻.  但紅線有低頻的原因不是他有個鋒, 而是它下探5Hz.

這種差異不需要放大鼓, 一些基本的音樂, 例如 第30屆音響展CD中Lobo的Faithful.  這種音樂就可以聽出這5Hz的差異.

假如你是基努李維, 你要選紅線還是藍線?  You can only have one choice.

(Think about it)
(Think again)
(Are you sure?)

你猜到我要告訴你的東西嗎?

這是同一個喇叭, 在我房間的兩個不同地方.  Did you get it right?  If it is hard to believe, I understand.

把這個知識活用.  怎麼樣可以幫助你調整Rebecca 3 在你房間的低頻?

1. 先Run-in. 這裡要Run-in喇叭, 同時Run-in你的耳朵.  看你過去聽的東西, "正確"的低頻剛開始可能不習慣.  加上Rebecca 3無色染的設計, 空間的缺點可能掩飾不住. 


2. 高音到耳朵高度, 或更高"一點"也可以. 不要高太多. 


3. 找書本或是電話簿來墊, 重點在高度, 不在材質. 高度對了在去考慮材質 (這我沒法幫忙). 一開始不需要花很多錢買喇叭架.  很貴的相機不一定能照好照片, 重點在會不會拍.


4. 從一顆Rebecca 3做起. 先用一顆聽. 試不同的位置. 高度維持不變 (很重要).


5. 一樣是一顆, 把導氣孔用隔音棉填滿. 填的量可以調整.


6. 聽一陣子, 讓你的環境跟耳朵run-in (理由同一)


7. 重複3. 


8. 加入第二顆.


9. 寄一張房間及擺位照片給我 ... (it might not help...)

星期日, 12月 18, 2011

聖誕Rebecca 3

上一批Rebecca在雙十國慶送出, 這批在聖誕節前一周, 跟兩個節日純屬巧合. 這一次我收到不少網友私下回報一天到三天的聽感, “客人”跟”發燒朋友”的界線愈來愈模糊, 我想只有音樂才有這種魔力吧?

底下是某網友收到匯款通知第一封回信:

“終於等到好消息, 自從EMAIL告知欲訂購之日起, 幾乎天天上HIFIDIY網站關切相關訊息, 等待總是漫長的, 終於可以"喬"位子來侍奉新夥伴了”

我也希望早點成就良緣美事. 但工廠年底忙啊. 我這種小規模的”精品”哪比得上Bose或Polk這種量產品的生產順位呢? 很有趣的是工廠會跟你說: 我們幫Dyxxxxxx生產箱體. 等下訂單看你這種小單子, 是啊, 他們的確為國際大廠生產, 但對小單子可能用不同的機器加不同的品管.

另一句話也很絕, 這位朋友預定前也沒聽過, 訂購時我問他目前的配備跟訂購原因:

“(配備刪除) … 所以最近才想改變一下, 爬文之後發現有比IPHONE更忠誠顧客群的產品”

我人在美國. 對台灣的網路生態不了解. 很多關於Rebecca的討論都是熱心的朋友私下通告, 我才知道原來這裡也有人討論. 我大學室友同學上周跟我說他們公司有人在討論Alexis Sound的Rebecca. 他覺得認識Alexis Sound創辦人是很特別的一件事.

某網友為Rebecca苦守了兩個月之後:

“報告一下聽了一天的心得: 感動 + 感謝
受到R3表現的感動, 更感謝P大能做出質優且高C/P值的產品, 雖然我的聆聽空間不大雜物又多 ………… 其他諸如各位先進對Rebecca 3的褒揚, 我終於都能一一驗證了”

以前當兵兩年怕兵變, 如果你買過音響, 明白現在Internet上誘人的照片跟性感的言論很多, 也一定明白等兩個月跟等兩年沒什麼兩樣. 這位熱情的朋友等了兩個月最後還跑來謝謝我. I am really lucky. 音樂感動人心的魔力真的很大.

另一位自謙文筆不好的朋友:

“到目前為止 (Me: 第二天左右) 表現的聲音超乎想像、讓人驚豔. 即使我用的音源與擴大機非所謂的高級音響, 但Rebecca 3的聲音是我之前沒有經歷過的. 文筆也拙,不能全然表達 (Me: 真的太客氣了).

總之,購買Rebecca 3, 是一個難得的購物經驗. 感覺上買到的不是一個商品. 還附加一個故事、從無到有的經歷與創業過程,企業用心。(Me: 這個過程有很多熱心的朋友參與 - again音樂的魔力)

很慶幸買到物超所值的產品, "她"應該會陪我很久很久, 謝謝您的努力,讓我有機會聽到不曾出現的聲音.”

”自認”文筆不錯的我寫不出他的這段話. 特別是”從無到有的經歷與創業過程,企業用心”. CMU商學院畢業後作了幾年Management Consultant. Building and running a business is a different game.

另一位朋友原來訂了一組, 匯款前問我可不可以加訂, 他拿到Rebecca後, 我問他可不可以等下一批, 他回覆:

"…幫朋友訂一組 (我覺得很幸運可以訂到一組),然後,我個人的私心也想有一對 (觀看網友的敘述,總覺得他們的敘述並不浮誇,而且真誠). 我自身是使用ScanSpeak三單體的DIY落地式 …. 所以加購的部分是自己聽音樂要用的 (這2日試聽Rebecca 3,只能說真好聽啊,遠超過我現有的)。 …. 其實,我深深的覺得您設計規畫的遠超越現有的世態."

我以為他兩組都是要自己用, 有一組可以先聽著. 我希望把這批生產的Rebecca”優先”給還沒擁有過, 還在等待的朋友. 這位朋友另一絕是他用DIY管機推, 每聲道只有6W. 這是我自己都沒試過的.

這裡另外點出ScanSpeak, 我在冰風雪2.0 (還沒定稿) 中會提到, 整個揚聲器的重點在設計. 假如你用一樣的單體組合, 設計不同, 就是不同的喇叭. 不要以為用一樣的單體跟類似形狀箱體就可以Clone. 有身有驅但沒有魂. 真正設計過一組喇叭後你就明白了. Alexis Sound 擁有世界頂尖的設計團隊. Truly World Class. Rebecca是”Entry Level / Affordable High End” 的產品. 從大家使用的擴大機 profile, 我相信”Affordable”的目標已經慢慢達到了.

Rebecca是一個熱愛音樂的Community. 一個在去年沒有品牌的產品能從團購進入量產是個很大的意外. 這個意外來自很多熱心朋友的參與.

第一批Rebecca箱體慘不忍睹. 所有發言的朋友應該都原諒了她. 往好處想只能說明她聲音有迷人之處, 要不然無法解釋有人會推薦朋友+請我吃飯+自己請師夫修補箱子等事實.

第二批Rebecca箱體進步了, 但當時離量產還很遠.

第三批 Rebecca 設計完成跟老婆申請量產所需費用時所用的Business Case – 假如我自己做顧問會跟客人說”三思啊三思”. 結果大家的熱情 – 對於一組從沒聽過的揚聲器, 一次購買多組所展現的Commitment跟對我的信任 – 連在美國的設計團隊都被感動. 我們本來覺得Viva中置聲道要”順其自然”, 現在變成不把Viva帶上市對不起這個Community. It is a pressure generated by community’s commitment and passion. It is probably the best pressure an entrepreneur can hope for.

在Rebecca上市以來, 我從沒正式以官方立場談過她的聲音. 我怎麼喜歡她不重要. 能傳達音樂的感動才是Rebecca存在的價值. Believe it or not, 每一篇關於Rebecca的討論, I’m as surprised as many of you. 冰風雪系列文章沒完成, 我選擇了另一條路, 與其繼續寫作, 不如創造Rebecca.

Rebecca belongs to the community. I hope you enjoy being part of it.


星期日, 12月 11, 2011

IEEE - The Story 1 - 分贓

IEEE Communication 發表了一篇我掛名的文章:
我PhD快畢業的妹妹說, 這只不過是一個小"口啊"(Co-Author). 跟我一起掛名的"前同事"四處宣揚, 大家都對他肅然起敬. 認為他是這個領域的專家. 我很不好意思. 真正知情的朋友會知道, IEEE的刊物也有分等級. 我有一群在理工學術界大有成就的朋友, 現在在各高等學府任教, 為人師表, 著作等身, 隨便一出手就是一堆IEEE各種雜誌的論文. 一篇小文章的Co-A實在微不足道. 說太多這就像土山賊被皇帝晉見, 回山寨後四處炫耀, 殊不知在京城裡是滿朝文武的笑話. 玉皇大帝給過孫悟空當弼馬溫, 不是嗎?

I know. I know. And if you must know, I am not even an IEEE member (所以我無法下載我掛名的文章)

我從交大研究所畢業後, 自覺無學術研究的緣, 去Carnegie Mellon讀商學院, 在業界混了十年. 竟然還會跟這麼好的學術刊物沾邊, 這純粹是個意外.

2006年我參與了美國交通部一個"重要"的計畫. ("重要"有很多種定義. 可能是對人類文化發展有貢獻, 從Management Consultant的觀點, 重要 = lots of billable hours = 很多錢可以撈.) 美國政府希望在十年之後, 在所有汽車上裝高精密GPS, 能夠提供駕駛安全訊息, 例如你開車接近十字路口, 旁邊一輛車過來而你沒減速, 車子要給你警告, 叫你煞車. If you think about it, it is a really cool project. 案子的規模很大, 所有的車廠 - General Motors, BMW, Mercedes, Toyota, Ford, ... 都參加贊助. 誰敢得罪美國政府? 不參加萬一車子不能在美國賣還得了.

所有的Telecommunication Provider (AT&T, Verizon, ...) 通通自動參家贊助, why? 美國政府對參加出錢的廠商給予某個無線頻道的使用權 - 這可是Telecommunication provider的夢想啊, 搶到使用權是會影響股價的, 加上Personalized information這未來可能有賣不完的廣告.

整個架構(Infrastructure)所牽涉到的技術就不用提了. 你可以想像這個案子有多大, 不管有沒有成功, 這種案子可以讓很多人升官發財. 所以大家競標. 這麼複雜的案子誰會作? 當然沒有人會, 這就是需要"顧問"的時候了. 顧問當然也不會作, 不過顧問很會幫政府花錢. 我當時的公司競標到Prime Contractor (a.k.a 山賊頭), 負責整個案子的微握運籌, 其實就是幫政府瓜分這筆預算給其他Sub Contractors (a.k.a 小山賊). 這權力可是很大的.

假如你對這個案子的技術層面跟可帶來的前景感到興奮 - 案子發飆後六個月內大概還輪不到你上場發言. 假如你擔心目前的技術可能不夠成熟 (例如某些標準還不存在), 你可能一年內找不到懂的人跟你討論這些話題. 你看看古代山賊王帶領各方賊主一起打下城池, 誰關心百姓生死或是當地發展? 八國聯軍簽訂辛丑條約時是在討論重建工作嗎? No, never. 從古到今, 打完仗第一件事 - 分贓. 幾百億美金的案子, 討論分贓可以搞一年. 所有跟分贓無關的話題, 都不受歡迎. 如果你想升官, 當大家興致勃勃在討論分贓的時後, 千萬不要傻傻地拼命問技術問題, 或告訴大家這個可能作不出來 (我實在看過太多例子, 精神可取). 你的下場會跟屈原投汨羅江沒兩樣.

分贓最忌諱跑出技術瓶頸. 分贓會議的話題是按分到的比例公不公平決定, 跟貢獻有多少無關. 很多人不能理解. 假設整個預算是一百億美元, 假如某通訊廠商覺得他分少了, 他會說我們明年準備蓋一個能夠跟Olympic上宙斯跟雅典娜通訊的基地台, 這兩百萬美元是不夠的... 只要有贓可分, everything is possible. 整個案子是十年, 十年後分贓會議這些人都不知道在哪裡了, 還是今年的紅利比較重要, 誰管你技術瓶頸啊. 我們家可加班的天才工程師多得是.

(待續)

星期五, 12月 09,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 Lyra Supreme

已經不知道這是第幾篇談到Lyra. 沒讓她上市並不代表沒在繼續研發. 當人是被理想跟熱情驅動的時候, every minute of work is 200% enjoyable. 而且不會覺得是在工作. In fact, I have to "make time" to work on her.

Facebook上發表了半張照片, 覺得沒把Lyra性感高挑的身軀照出來很不好意思. 所以, there you go:


這個版本叫Lyra Supreme. 測試箱體是用來聽聲音only, 外觀是工廠的工作. 我算得出來的, Lyra已經換過七八個單體跟四五個不同的Tuning alignment. 我知道Lyra 的performance target. 還在尋找可以達到這個performance target的組合. It is the journey that matters, not the destination, especially in acoustic engineering and audio in general. 當你達到"某個級別", 很多人的第一個想法是: 接下來要做什麼? You're looking for the next journey if you don't already know it.

星期一, 12月 05, 2011

Viva 中置聲道 & Rebecca 3


Rebecca 3 的中置聲道終於定名了 - Viva - it means "Live".



為什麼不叫Rebecca Center Channel呢? Viva的Voicing根據中置聲道的需求來作. 考慮到使用者會把中置放在很多"有創意"的地方- 例如櫃子裡, 電視機上等等. Viva 擁有 89-90 dB的靈敏度, 以及驚人的解析能力. 所有參與Rebecca的朋友都知道, 我盡可能把Viva "作小". 方便大家擺位上處理. 有幾個Rebecca現在以及未來用戶指出, 他們已經把中置聲道的位置按我公布的大小準備好了. 如果你還不知道, 喇叭作大很容易, 作小又要擁有傲人的低頻是最困難的.

Viva 是"獨立"中置聲道 - 她可以跟Rebecca 以及 Lyra 搭配. 跟其他"夠格的"主聲道也可以. 所謂夠格, 聲音必須要至少像Rebecca一樣"乾淨". 已經聽過Rebecca的朋友會知道這是很嚴格的標準, 如果你已經被Rebecca帶來的音樂感動, Viva 中置會重新定義你對電影或多聲道音樂的感覺.

"重新定義"是關鍵字, 因為這絕不只是"更好", 這是一種會讓你從椅子上跳起來, 打電話給朋友說有多感動, 恨不得你周遭的人都跟你分享的情緒. If you're an audiophile (發燒友), you know what I mean. 器材無國界, 器材無價位, 感動的情緒是Universal的.

Viva 跟Rebecca一樣, 親切好相處, 很平價的環繞擴大機 (AVR) 都可以推得很好. 唯一可惜的是, Viva 離正式上市還有幾個月的時間. 目前也沒打算開始預購.

等待, 終於接近尾聲了.

星期三, 11月 30, 2011

開會的藝術 1

讀書的時候知道國父孫中山先生寫了"民權初步"告訴大家怎麼開會. What's the big deal? 開會有這麼了不起? 這麼多學問.

工作幾年下來, 開會是個藝術. 如果閣下是"薪水階級", 觀察您的開會藝術可以精確診斷您升官發財的運.

基本上, 開會有幾類功能: (A) 認識人, 打交道, (B) 宣布事情, (C) 討論方案.

所有的老闆都只喜歡出席 (A). 幾乎是同理可證, 只需要作(A)的人通常是"老闆". (C)是給苦幹實幹, 吃力不討好的朋友經驗的. 基本上一個完美的組織, 大家各作各的, 怎麼會需要"討論解決方案"? 這一定是有問題, 公司某地方沒效率? 沒做好? 跟不上潮流? 被競爭者趕過? 等等. (C) 是應該盡量避免的. 有問題要解決就是吃力不討好.

回想一下你參加的會議. 假設John開始一個會議, 請大家介紹自己, 搞清任務跟角色, 說說今天大家來這裡做什麼 (A), 接著說 - Larry will take over from here. Larry 就是(C) 了. 剩下跟Larry一起參予討論的全是(C). 接著John拿出Blackberry開始上網回信件 (一定的, 不要以為他真有那麼多郵件, 這是一個標準動作), 酒過三巡, 噢, 該結束了. 結束方法如下:

- John has next meeting (他時間有限, 要去下一個會了)
- 最重要的議題通常 - Let's take it offline (私底下解決)
- 假如Larry的成員有不適好歹的, 把不能說的東西說太多 - "You should focus on the big picture first"
- 假如有Follow-up meeting (後續會議), John一定不會出席.
- 假如要討論的問題解決了, 功勞一定是John的
- 假如沒解決, 因為Larry帶的這一批人太重視無關緊要的細節. You do not understand business drivers.

假如你一直在作(C) - 不要怪別人不升你. 人加會升你才有鬼. 認錯吧, 你得學會怎麼作(A).


星期三, 11月 16, 2011

Rebecca 一對還是單個?

我把一組Rebecca借給朋友, 他是一個Concert Pianist. 在德國某大學音樂學院教過書, 人很聰明但很低調, 實在看不出他是專業鋼琴家. 我另一個朋友知道了以後說: 我早覺得He is too smart to work with us.

第二天他主動來報告聽感. 我在開會沒空理他. 所有喜歡音樂的人有的通病 - 有好東西不跟朋友分享會得病. 所以他用Instant Message寫了一大串. 詳細描述他的器材跟放的音樂. 我眼睛亮了一下 - Accuphase - 這個人也是玩家, 就是低調.

今天他問我: How much do you retail this speaker? (Rebecca零售價多少?)

我: Around $800

他: So it is $1600 ($800 x 2) for a pair. (他以為$800是單隻, 一組變成$1600)

我: No, it's $800 for a pair.

他: Are you crazy? That's an incredible deal!

我: ...


星期四, 10月 06, 2011

Alexis Sound


Rebecca 3 第一批已經出貨了. 大家拿到後會看到一個陌生的名字 - Alexis Sound (www.alexissound.com). 這是為廣大Rebecca 愛好者創立的公司. If you're following Rebecca news, there should be no surprising information on the website, perhaps some pictures.

Alexis Sound 的成立代表我對揚聲器認知的一個新的里程碑.

一開始: 測量難. 這裡簡單談了.

階段二: 知道怎麼測量了之後, 設計相對簡單些, 因為所以基礎知識都懂了, 設計是融會貫通.

階段三: 開始尋找"無敵終極揚聲器". 一但覺得手中握有啟用聖器的祕笈, 誰能不心動? 所以做了無數的箱子, 試過無數的單體組合, 很貴的單體, 很知名的單體, 四處找揚聲器比較高下.

階段四: 開始明白測量的極限. (It takes a while) 明白揚聲器是藝術的一種 (It takes longer). 簡單說, 沒有任何測量能完整描述一個揚聲器. 設計師必須懂得利用測量的長處跟極限. 相對值比絕對值重要

階段五: 大澈大悟. 知道揚聲器設計 is all about compromises and trade-off.

Alexis Sound is really about the passion of music and the pursuit of this art.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星期三, 10月 05, 2011

Double Scissors - 想像力


兒子今天跟我說: 學校老師不讓他用imagination.

我問了一下究竟.

日文老師教大家剪刀石頭布, 這個兒子會了. 兩個兒子都知道, 在剪刀石頭布的世界, 爸爸有一種秘密武器 - 叫 double scissors.

Double scissors 出四個手指, 威力非常強大:
  • 碰到剪刀, 這是兩把剪刀, 所以勝於一把剪刀.
  • 碰到布, 這是兩把剪刀, 當然勝於布
  • 碰到石頭, double scissors有四個手指, 同時具有布的實力, 所以也剩於石頭.
簡單說, double scissors是無敵的.

我是要教孩子Think outside the box. 玩剪刀石頭布一段時間, what can you do? Can you invent something else? Imagination is powerful, limitless, and free.

後來他發明了Dynamite - not as powerful as my double scissors. 很明顯的, 在學校這些無法Follow rules. 現在我得告訴他, follow rules 跟 imagination有什麼不同.

星期三, 9月 28, 2011

音響基礎論6: 設計喇叭需要無響室?


"設計喇叭需要無響室?"  That's not true.

要設計好的揚聲器是很複雜的一件事, 要懂的東西很多. 但有沒有無響室是最不重要的. 無響室的好處是測量不會受到一堆反射波駐波等干擾.

使用Gated responses在非無響室可以得到相對很準確的測量結果.  為什麼說相對很準確? 因為設計分音器所需要的頻段, gated responses cover 得很好.  低於250Hz以下的頻率, 由空間反射波決定, 這個區段即使你看到在無響室測出來的數據, 到你的聆聽空間沒有參考作用.

假設你看到在250Hz以下很漂亮的圖: 1) 模擬的 (用對工具很準), 2) 修改組合的 (把近距離跟遠距離組合), 3) 假的.  這些資料反映出聆聽者的空間, 無法決定揚聲器的實力.

還有, 在真正的無響室聽音樂是很無趣的. 人類聽覺是直射波跟反射波的組合. 好的反射波會展現出自然音場. 全部拿掉會死氣沉沉. 每個演奏廳很大的設計學問在怎麼處理反射波. 想多了解去讀Dr. Toole的Sound Reproduction.


星期日, 9月 25, 2011

Rebecca 3 箱體設計

有Rebecca 3 的朋友來信問到:


"就我之前讀過的喇叭設計資料說明, 箱體設計盡可能設計成無互相平行面,或單體後面設計成U型弧形面(ex:部份Usher喇叭), ...., 這樣就可不用放置吸音棉,可減少箱體振諧,也可防止聲音細節部分被吸收太多"


大部分Internet上的知識都屬於經驗法則 - 藉由經驗歸納出一些結論. 經驗法則的限制是 - 觀察到的現象可能是對的, 但歸納出來的結論是錯的.  Audio is complex - 變數很多.  


"分音棉會吸收聲音細節"? 就大部分的反射或封閉式喇叭, 這是不存在的. 就Rebecca全系列高音, 每個高音都沒有Back Wave, 假如細節是從高音出來, 沒有back wave再多隔音棉也吸不了"不存在的東西". 


低音單體有Back Wave, 吸音棉可以吸收, 但是就細節來說, 一來得知道分頻點在哪裡 (究竟細節是從高音還是從低音?), 二來就非開放式的箱體設計, 吸音棉對細節的影響實在微乎其微, 這個在測量上看得出來. 


非平行面跟U型 - 美觀因素多. 非平行面是希望影響單體alignment. 這個在Crossover處理掉了. U型跟使用樺木夾板或"原木"箱體一樣, 影響, maybe but small, 這些都不是關鍵因素.  這些是"看得到"的因素. 可以在市場行銷上做文章的因素.  真正影響的原因不在這裡.  Hard to believe if you read lots of 經驗法則 magazines, right?  


So - 假設增加Rebecca的預算, 我會選擇不一樣的箱體嗎?  假設我希望做更好的市場行銷 - Yes.  假如我希望讓聲音有等級上的進步 - 我會考慮用更好的單體.  

星期四, 9月 15, 2011

揚聲器測量 跟 畢業

測量是揚聲器的最後一塊聖地. 測揚聲器, 其實是在測聲波. 萬法一宗, 必須對聲波的特性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要有一定的數理工程基礎.  假如還在讀大學, 學校有理工科系, 去修工程數學, 跟訊號處理很有幫助. 最好電路學跟普通物裡裡的電磁學都不要太混.

我在My-Hiend.com不經意提了一些測量:

測量難
為什麼難
這篇開始用一些演算法名詞 (If you don't know what HBT, F/5, and 5F are, you probably don't need them)

還得到了"西窗主人"的雅號.  這裡我不打算談測量. 這個主題就Blog來說太嚴肅. Blog caters to different audiences.  I want to explore something else.  我剛拜師學藝的時候, 很幸運地遇到"幾位"世外高人, 我稱他們為周伯通.  去拜師前我已經讀了不少書, 這個職業有關. 當顧問很重要的是 I have to speak intelligently on "any topic" if I'm visiting a client.  假如我去拜師自己跟白癡一樣, 浪費大家時間.

周伯通很樂意示範. 我看了幾次自己覺得已經可以"出師"了.  所以很得意地開始自己操作. 接著, 開始自己"改進"方法, long story short, 馬上就破功.

為什麼?

周伯通的方法已經爐火純青. 子曰: 從心所欲不踰矩. 他的方法每一個步驟後面都有根據. 每一個步驟都是千錘百鍊. 我這個茅頭小子學了一個依樣畫葫蘆. 自認出師.  之其然不知所以然. 一但方法中的因子改變, 不知所以然是無法對付的.

所以, 腦筋動得快, 趕快再回去拜師. 第二次回來以經有不少實戰經驗.  問的問題深度增加很多. 開始了解被後的原理.  把"填鴨"的東西透過實做吸收, 得到"啟發", 為"創新"做準備.  這個過程我換了三四個周伯通, 到某個時間我發現我知道的東西已經超過我的"老師", 已經可以"畢業"了. 這時候我需要下一個老師來涵蓋不同領域.

從小到大我們畢業很多次 - 幼稚園, 小學, 中學, 大學, 碩士, 博士.  小學沒人會擔心畢不了業. 研究所常聽人擔心畢不了業.  真正的畢業, 應該是在這裡已經學不到你要的東西.  畢業的時機, 應該自己知道得最清楚.  Only you know if you are qualified to graduate.

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做三年, 你畢業了嗎?

跟朋友交往了五年, 你畢業了嗎?

當了十年的父母, 你畢業了嗎?

畢業是另一個過程的開始.  畢業的真正成就感, 不是來自畢業典禮, 送花或文憑.  People can be happy for you but only you know it.  Only you can fully appreciate its value.

So, 我覺得我已經畢業了. 社會環境有個認同的過程, 可能是博士班口試, 可能是職業生等考績, 可能是畢業考, 可能是去殺一隻野獸, 可能是去山裡待三天不餓死, .....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主觀的畢業跟客觀的畢業.  Let's leave it for the next blog.

星期二, 8月 23, 2011

閃電跟地震


星期天在周伯通家測試幾個單體的低頻能力, 用Signal Generator產生大音量低頻, 牆上的圖在某些厲害的單體 (Scan-speak Revelator) 加上最佳化的箱子, 感覺快要掉下來. 在測試中, 風雨交加, 一個大閃電, 窗外看到火花, 很強的火花, 像爆炸一樣 - 閃電擊中一棵樹, 樹倒了, 倒在鄰居的客廳 ...

我們兩個不知道, 雨停了看到一堆人圍著才目睹. 閃電真Powerful. 應該去看Thor.

今天下午Virginia發生5.8級地震. 公司開會到一半, 突然有人說還在這裡幹什麼, 快疏散... 大概震了十秒. 哇塞 ...

星期三, 8月 17, 2011

蝙蝠俠的第二專長


每個人都有第二專長, 如果你覺得你沒有, either 還沒找到or 你不知道.

蝙蝠俠白天是Bruce Wayne - 大企業的老闆. 他的另一個專長是蝙蝠俠. 看清楚一點, 這兩個專長是相關的, 沒有Wayne Enterprise, 哪來的資金去研究蝙蝠車, 跟一堆酷玩具. 白天Bruce交際應酬, 扮演花花公子, 別人看了很羨慕, 家財萬貫不愁吃穿, 說實話你不知道他心裡怎麼想. 晚上出來做英雄, 常常會把命送掉. Bruce可能覺得當花花公子埋沒了他的才幹, 當蝙蝠俠才是自我實現. 他不需要人知道, 就自己跟幾個同夥知道.

你心中的蝙蝠俠在哪裡? 白天上班覺得才幹被埋沒了嗎? 抱怨同事上司狗屁不通. 回家想像突然升官發材, 年輕一點 - 想像突然校花看上自己. 這叫做"宅". 宅不宅不是重點, 每個人都宅, 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跟時間上的差異. "宅"者, 天性也. 孔夫子的年代不流行"宅", 他說"獨處", 所以這個觀念幾千年前就有了.

假設你覺得每天忙得喘不過氣, 有覺得才幹沒有發揮. 你"宅"的時間不夠. 每個人都有生活壓力 - 成績單, 房貸, 孩子奶粉錢, 大學學費, 等. 第二專長都是在"宅"的時間發現的. 勇敢去尋找心中的蝙蝠俠吧. 一年後, 你的朋友瞪大眼睛說: 你真的在中情局工作啊?

星期六, 8月 13, 2011

音響基礎論6: Sensitivity 靈敏度跟低音單體


這裡說過, 揚聲器系統的靈敏度是低音單體決定的. 高音跟中音必須乖乖配合.

你已經知道現在的高階低音單體, 靈敏度都偏低. 一個靈敏度85 dB的低音, 到成品裝箱剩下82 dB - 怎麼賣? 幾種常見的做法:

1. 靈敏度隨便報. 82 dB報成 84 dB. 使用者鐵定不知道, 二來如果所有廠商都這麼做, 你不這麼做就虧大了. 這有點被逼上梁山. 使用者有準確的音壓計而且知道怎麼量(C-Weight Average or A-Weight Average?)的極少.

2. 使用兩個低音單體. 每多一個靈敏度可以增加3 dB.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兩個並連的結果, 阻抗會從8 ohm 掉到 4 ohm. 對擴大機的要求變大. 所幸現在的擴大機對4 ohm的喇叭大都可以輕鬆對付.

所以應該並連囉? Not really. 這有很多因素要考慮. 你得明白阻抗是個平均值, 真正的阻抗是變動的. 為什麼我說從8 ohm掉到4 ohm. 為什麼我不說並連兩個4 ohm的單體, 讓阻抗變成 2 ohm. 2 ohm的喇叭很可能會把擴大機短路. 同理, 平均4 ohm的阻抗, 假設在某頻段阻抗掉到2 ohm - bingo - 有的擴大機就慘了.

分音器的所有原件都會影響系統阻抗. 單體阻抗4 ohm不保證系統阻抗也在4 ohm以上. Wilson Audio Sophia 3 在某頻段阻抗掉到2.x ohm. 這是Sophia 3設計上做的決定. If you ask me, is that a good decision? Absolutely not. 不需要犧牲阻抗也可以做出很棒的系統. 但每個系統有她的產品定位. It's a hard decision.

所以當你看到某個揚聲器有兩個低音單體, 絕大多數都是並連, 系統阻抗很可能是4 Ohm, 用來提升靈敏度. 注意, 除了靈敏度以外, 沒有其他變化, 換句話說:

- 兩個一樣的低音單體, 跟ㄧ個低音單體, 系統的低頻延展是一模一樣的. 低頻延展跟Tuning Frequency跟箱容積直接相關, 並連低音單體只是把箱容積加倍, 維持相同的Tuning Frequency, 增加靈敏度, 記住Hoffman定律中三者的三角關係.

- 增加靈敏度會增加音量, 假如在你的聆聽空間不需要大音量, 那就有點浪費.

- 兩個單體並不會增加系統的功率承受. 這有點難理解. 感覺上我可以放更大聲了, 為什麼系統的功率承受還是一樣? 系統放更大聲是用相同的功率, 產生更大的音量, 功率承受極限是一樣的.

這回歸到一個原始的問題 - 你必須了解自己的音量需求. 複習一下.

星期三, 8月 10, 2011

如果你想學揚聲器行銷 ...

我一個朋友最近考慮 YG Acoustics. 在網上做了很多研究, 約了一個Dealer, 跑來跟我問看法如何. 他對YG Acoustics用了科技很有興趣. 我去YG網站看了一下:


我笑了. 真的笑了.

YG 所談的獨有技術:

- 很多是誤導
- 很多是跟聲音沒有關係的東西
- 測試指標大部分是自己發明的

我猜得出測試數據中一直提到某"leading European company"是哪個公司. 這種採用沒有公信力的指標說別人喇叭不好實在很不以為然. 很都東西說的也都不對.

姑且不論YG好不好聽, 值不值得他的價位, 有可能:

- 故意說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 因為不想讓別人知道好聽的真正秘密
- 真的認為這些東西是對的, 那就 ...

我朋友沒想到我會給他這麼多"意見". 但想想, 這些行銷文字成功打動我朋友的心, 讓他考慮入手, 這種行銷是很成功的.

星期二, 8月 02, 2011

音響基礎論5: Sensitivity 靈敏度


談了一些揚聲器的基本觀念, 複習一下: Here. Here. Here

如果你觀察現在高檔中低音單體, 共同的特性是: 大家的靈敏度都很低.

揚聲器系統的靈敏度是中低音決定的. 高音的靈敏度通常都"很高". 因為高音沒有箱容積的限制. 低音單體如果靈敏度要做高, Hoffman定律說要嘛犧牲低頻, 要嘛箱容積要很大. 低音單體犧牲低頻還叫低音單體嗎?

低音單體靈敏度低, 揚聲器的靈敏度就會低. 所謂"低", 大概是82-85 dB. 為什麼高檔單體犧牲了靈敏度? 因為現在的擴大機跟十年前比起來進步太多. 高瓦數根本不是問題. 犧牲了靈敏度可以在小的相容積達到很棒的低頻. 在空間的限制下, 把箱容積做大是不make sense的.

看看Scanspeak的Revelator, Seas Excel, 低音單體有的靈敏度只有85 dB. 這個數字是"未裝箱"的數據. 所有的低音單體裝箱後都會有baffle lost. 所以 85 dB的單體一裝箱大概剩下82 dB. 假設根一個90 dB的高音單體, 分音器必須把高音降8 dB才能搭. 分音器中高頻單體常常有電阻串連就是這個道理.

把高音降8 dB有什麼大不了? Well - this is a bit tricky. 有的高音沒問題, 有個高音降這麼多有點可惜. 這裡單體匹配有些經驗法則可以應用.

靈敏度在90 dB以上的揚聲器, 通常給演唱會或戶外使用. 在high end"室內"音響大概已經絕跡了.

星期六, 7月 23, 2011

Rebecca 3 預購里程碑


開始預購 (細節在這裡) 是一個小里程碑 - Why? Rebecca這次的蛻變:

- 新的 Ribbon Tweeter
- 全新設計的分音器 - World Class Design (If you know how important this is)
- 新的Cabinet Tuning
- 經過兩次團購, 結合熱心網友的意見

I am very happy on how she turns out. 她保留了前幾個版本的特色:

- 無色染
- 精準的定位, 喇叭應該在你面前消失
- 很"Q"很紮實的低頻
- 渾厚的中頻
- ... (請參閱討論串 - 警告, 很長很長...)

Rebecca 3 加上:

- 更開闊細膩的高頻
- 更渾厚的中頻
- 更紮實的低頻
- Improved Balance and Nature
- ... (等下一批討論 - 警告, 也會很長...)

在造型上, 她使用了高雅的深色胡桃木. 白金面板的Ribbon高音. 挑高的身材. 還加了網罩, 從裡到外徹底換裝. 從iPhone 3 到 iPhone4, 我很訝異Apple說有一百多個改變. 同樣的, Rebecca 3的改版可能也只有我知道.

This means the beginning of next phase - 讓 Rebecca 3 盡早跟大家續音緣.

星期四, 7月 21,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9

Lyra 進行分音器調整. 這次調整針對使用的元件材料. 很多朋友來聽, 看到Lyra的分音器, 有DIY經驗的人會很訝異的看到Lyra的分音器元件那麼的"平常". 沒有任何發燒元件. 為什麼? 不是不想嘗試. 而是我之前後面的電子零件輸給楊聲器等級太多. 是了一些發燒元件一點用都沒有, 應該說差異小得很累人.

現在不一樣了. 我的前後級全部提升, 我覺得跟我朋友貴森森的前後級已經差不多. 從Lyra出來的聲音在細膩度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這麼敏感的系統, 使用發燒分音元件, 才make sense.

如果你手癢, 要換分音器元件:

1. 揚聲器的頻響線必須要夠平才可以. 在頻響線上的影響遠超過分音器元件. 分音器必須先最佳化到定位後. 換元件才有意思.

2. 你的電子零件必須夠檔次. "檔次"是個很難形容的詞. 一般來說, 愈高檔次愈貴. 但很多貴的東西檔次很低. 所以這只有你自己才知道. 多聽, 多比較, 用心去聽, 放開心胸 (很重要). 電子器材檔次不夠, 很難聽出分音器上電容的差異.

3. 電容在分音器中扮演的角色不同. 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 某些位置"準確值"比"發燒廠牌"來得重要. 有些發燒廠牌的電容值不準. 電容值直接影響頻響線. 假如值也變了, 沒測量儀器很難決定你聽到的不同是來自"電容值"還是"不同電容".

記得, 聲音是藝術. 藝術沒有捷徑. 一個人的欣賞力必須按步就班的培養.

Lyra的電容換了. 這次的差別比上次明顯. 把電容的價位考慮進去後 - 平價電容真的C/P很高很高. 高價電容的價位說明了這個市場很小. 像我這種會這麼細心準備兩隻喇叭, 把對照組做得很好, 又很方便換元件, 挑特別敏感的音樂去AB的很少.


星期日, 7月 17, 2011

神器


每個發燒友都必經的道路 - 購買神器.


1. 高音單體為什麼這麼重呢?

2. 低音單體明知道應該重, 拿在手上還是覺得太重.

3. 兩組都是手工產品. 丹麥的單體找不到缺陷. 這不代表我同意應該這麼貴.

4. 原料成本目前已經接近兩千美金. 按照一般公式, 零售價應該要一萬到兩萬美金.


星期日, 7月 10, 2011

絲帶 Rebecca 樣品


Rebecca Ribbon (絲帶Rebecca) 樣品完成. 跟廠商合作半年, 看到這種水平的樣品很開心.

品牌先賣個關子, 照片在Facebook上.

星期四, 6月 23, 2011

研討會 Gartner Security Risk Management


一個高中同學來美國參加研討會.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我上次參加研討會當聽眾是四年前, 過去幾年很"懶". 要我搭超過三個小時的飛機, 住旅館 - I am not sure what I can benefit or it is worth the hassle. 五星級的旅館都不比家裡舒服. I'd rather spend time with my kids.

"你怎麼那麼宅?" 這是興趣問題. Internet實在太過發達. 我朋友搭十幾個小時的飛機, 橫跨太平洋, 除了研討會外, 順便逛逛美國. 有額外的benefits. I have to make a choice between "might not be so much fun" vs. "family guaranteed fun". 我之前參加研討會, 通常都去演講. 演講其實是Sales, 順便Networking. 公司花錢送我去都是有目的的. "當聽眾專心聽別人說", 是很不可思議的事.

It turns out - I was wrong. I had so much fun this week. 這次我專挑"不熟悉"的領域聽. It works!

整個研討會有1600人, 美西, 歐洲, 南美, 亞洲, 都有人來. 剛好在Washington DC附近. 費用$2150. 當然啦, 這是參考用. 大公司都有"優待票".

1. Fair Game

前美國中情局臥底情報員來演說. 臥底怎麼可以來演講? 因為她被白宮政府出賣. 所以情報員當不成了. 她當年跟政府說伊拉克沒有核武. 她的故事在電影Fair Game (不公平的戰爭) 中由Naomi Watts演出她的角色. 她先生也來了 (Fair Game - Sean Penn). 這兩個人因為政治利益被美國政府官員出賣. 全世界的政府都一樣, 有能人也有宦官亂政. 小政府官員貪汙就算了, 美國政府司法獨立, 所以出賣她的官員都判刑了. 同時也造成入侵伊拉克, 徹底改變一個國家跟很多家庭. 美國言論自由, "入侵"就是入侵. 當局政府四年換人, 歷史很快平反.

2. Operation Aurora

Google說來自中國的駭客入侵他們的系統. 很有意思, 因為:
  • 第一次有公司公開說: 我們被入侵成功了. 通常大家都不說, 等著看看壹週刊能不能挖出來
  • 美國國務卿公開對中國抗議. 跟中國國務卿正式以國家對國家的態度討論這件事 (Google對美國政府這麼重要?)
  • Google被入侵, 公司名望不降反增. 完全沒影響到Business.
  • Google請美國國家安全局 (NSA) 來一起對抗駭客.
你知道我在說什麼嗎? 這已經不是Google的戰爭. 這是美國跟中國的Cyberwar. 國務卿跟NSA全力參與. Google是個上市公司, 美國政府認為這是國家安全問題.

3. Operation Stuxnet

這次是伊朗的核武系統被入侵. 入侵透過Windows作業系統驅動程式. 台灣的兩個公司 - 瑞昱半導體 (Realtek) 跟智維 (JMicron) 的安全簽證被偷. 駭客利用偷走的安全簽證把Malware值入作業系統, 一步一步最後入侵核武系統. 入侵方法很像有諸葛亮在後面神算, 駭客的招式一直比好人招式快一步. 估計入侵系統設計費大概幾百萬美金. 這種經費在美國可以養一個小公司一年. 在世界的某些地方可以養一群人好久. 誰出這筆錢呢?


星期五, 6月 17, 2011

父親節 I


孩子"學校"慶祝父親節, 邀請父親參加, Friday 早上十點半. It's a Friday. 雖然星期五是"在家工作"的日子. 但要光明正大早上十點半去參加兒子的學校活動, 是一種變相的Luxury.

老婆現在已經知道, 沒有在我Outlook Calendar上的東西, 相當於"不存在". It took a while to communicate this. 我: "明天從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有八個會, back to back, 累死了." 老婆:"開開會耍耍嘴皮有什麼好累的?" (經過一連串的"溝通"後) 現在上道的老婆: "記得找時間吃飯啊". 為了確定我會準時出席父親節學校活動, Calendar, Email, and phone call.

你知道每次到了要偷溜的時候, 事情總一個接一個來. 下周我要去一個Conference, 再下周要回台灣, 基本上四周都找不到人. 同事來找我討論事情, 眼看又快要遲到了, 我眼睛看看手錶 - 這招很有效, 暗示成功. 兩個兒子上同一個幼兒園同一個班, 離公司五分鐘車程. 老婆說你是兩個孩子的爹, 沒去孩子會很傷心. 我一想, 有去兩個孩子都開心. Of course, 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的?

學校給每個孩子寫一張父親節卡片, 我兒子們寫:

My Dad's Favorite Hobby is: Listening to Music (畫我坐在音響前面, 哈, 他可能知道老爸在設計揚聲器)
My Dad helps me: with my LEGOs (畫一堆樂高城堡)
My Dad has taught me: Music
I love my Dad because: he is the best (畫兩個人)
Thing to do: read to him (畫一本書兩個人讀)
......

五歲的孩子對父母的行為看得很清楚. 先說Music. 我昨天終於把Ode to Joy 伴奏練好, 可以跟孩子Duet了. 貝多芬九號交響曲我從國中聽到現在, 每個樂章都很熟. 小孩子彈青天高高白雲飄飄, 我帶他聽真正的合唱交響曲. 我想告訴他怎麼欣賞音樂, 怎麼去解讀小提琴跟大提琴間的對話. 彈琴或是任何樂器, 很重要的是要有自己詮釋音樂的方法, 抽象一點, 彈鋼琴可以很機械, 也可以有靈魂.

蕭邦二十歲就寫出動人的鋼琴曲.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蕭邦. 但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詮釋音樂的辦法. 彈給自己聽, 彈出自己喜歡的格調, 比到Carnegie Hall表演還重要. 孩子學鋼琴, 我希望他學到如何詮釋音樂的基礎. 以後的造化是他自己的. 不是為了比賽拿獎去申請哈佛大學. 沉醉在自己詮釋的音樂是一種哲學性靈上的解脫. I benefit from it a lot and I want to develop this capability to my children.


星期日, 6月 12, 2011

烤肉跟過程


美國男人很多都沒出過國, 很多人沒有護照. 對於有好幾本護照的我, 沒護照是很奇怪的一件事.

但美國男人有一個共通點, 大家都會烤肉.

老美辦Party跟老中不同. 老中辦Party屬於滿漢全席, 各家帶一道菜. 整個桌子滿滿的. 主人更是整天忙, 假設客人帶一道菜, 主人大概準備十道菜, 加上飲料, 甜點, 整個桌子就看你怎麼看:

1. 炒的, 煎的, 煮的, 燉的, 烤的, 燒的, 蒸的, 涼拌, 甜的, 鹹的, 辣的, 滷的.
2. 湖南北菜, 四川菜, 上海菜, 廣東菜, 台菜, 北方麵食, 港式, 美式中菜.

我做菜功力極差, 每次都只能給與精神獎勵. 美國房子大, 找個桌子擺這些東西不是問題. Party主人總是忙得跟八爪章魚. 有時候我會不知好歹地進言, 要不要大家辦個美式Party?

美國人辦Party就簡單一點.

1. 要有一張Costco或Sam's Club會員卡.
2. 家裡要有瓦斯爐烤肉機 ($100就有了), 一點就行, 不用起火.
3. 去Costco買很多肉, 飲料, Potato chips, 生菜沙拉, 精緻一點做些馬鈴薯泥.
4. 預算有限的話, 買熱狗 + 漢堡 + Sausage, 中等預算: 雞排, 豬排, 預算高一點牛排 + 蝦子.
5. 大鍋飯

從留學生時代辦Party到現在, 中式的Party總比美式在食物上精彩很多. 但精彩的背後有代價. 辦一次中式Party把大家累得半死. 很難sustain. 我每次提這個主張, 大家就說啊你商學院顧問那套 (分析是否有Sustainable Advantage) 不適合用在這裡啦! 有病啦!

美國男人一定會烤肉. 這個有社交上重要的意義. 烤肉簡單:

等級一: 不燒焦
等級二: 調烤肉醬
等級三: 火侯控制

為什麼烤肉這麼有趣? 除了好吃之外, 烤肉的過程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你知道烤肉醬跟灑上去的很多調料, 不是吃的, 這些是給烤肉架"燒", 燒出香味, 把香味薰悶到肉上去. 調味料必須灑在烤肉架上, 肉先醃也有好處. 但在烤肉架上面灑的東西比較重要.

調味料灑到烤肉架上的結果, 香味四溢, 烤肉的過程跟品茶聞香杯異曲同工, 烤肉翻面, 聞香, 整個過程大家的心裡無形中已經一起享受到烤肉的樂趣. 最後吃起來因為心裡已經有加分因素, 是不是那麼好吃反而不重要.

"過程"是最重要的. "過程"中有說不完的故事. 有挑戰, 有學習, 有挫折, 有成長. 結果是一個短暫的點, 是個暫時休止符, 是迎接下個過程的開始. 把優秀的結果那出來可能讓別人羨慕, 從過程中創造的多少值得回憶的故事, 只有自己知道.

星期四, 6月 02, 2011

Hoffman's Iron Law 2 - 鐵三角的關係


Deathly Hollows - Elder Wand, Invisible Cloak, and Resurrection Stone (From Harry Potter 7)

在喇叭的世界裡, Sensitivity, Bass Extension, 跟箱體體積, 也是鐵三角的關係. Sensitivity 已經提過. 音響的世界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觀念. Hoffman's Iron Law跟牛頓定律一樣, 是物理定律. 了解Hoffman's Iron Law是設計喇叭的第一步.

在理想世界中, 很多人都希望揚聲器:

- 可以很大聲 (90 dB以上)
- 箱容積很小 (不占空間 - 0.5 cubic feet 小書架)
- 低頻可以到20 Hz (人的聽覺極限)

Hoffman的定律告訴你: 一個箱容積0.5 cubic feet的喇叭 (Rebecca), 要達到20Hz的低頻, 要有90 dB以上的音量 - 是不存在的. 三個參數必須有所犧牲取捨.

假設你需要很低的低頻 - 把箱容積做大, 或者犧牲靈敏度 (82 dB)

假設你需要很高的靈敏度 - 犧牲低頻, 或把箱容積做大

假設你只能接受小箱體 - 犧牲低頻, 或犧牲靈敏度

三者不能兼得.

設計揚聲器第一步得想清楚這三個參數要怎麼取捨.

星期一, 5月 30, 2011

喇叭靈敏度 (Sensitivity), 低頻延展 (Bass Extension), 跟箱體體積 (Volume)


Hoffman's Iron Law說, 喇叭的靈敏度 (Sensitivity), 低頻延展 (Bass Extension), 跟箱體體積 (Volume), 三者不可兼得.

剛入門的朋友對這些名詞可能不懂, 簡單說, Sensitivity表示喇叭可以放多大聲. 這有點比較的味道. 一般來說, 在一米距離一瓦功率量測 90 dB算很大聲, 85 dB算一般, 82 dB算偏低. 聰明的你一定知道, 這個數質跟你一般聆聽的音量有關係. 假設你的聆聽空間你離喇叭兩米, 一般聽60 dB到75 dB, 那85 dB的喇叭就嚇嚇叫. 90 dB以上一般人耳會很難受, 100 dB以上會造成傷害.

Parodielin 定律2: 在一般的房間(開放式客廳), 85 dB的喇叭可以放很大聲.

在這三個鐵三角指數, 靈敏度只要過關, 其他不需在意. 換句話說, 90 dB以上的靈敏度對你的實際聆聽未必有好處.

你可能知道每增加3 dB, 擴大機的功率要增加一倍輸出. 增加6 dB音量大概增加一倍. 所以低靈敏度的喇叭會讓擴大機吃力. 但是稍微分析一下:

85 dB表示在一米處, 擴大機輸出一瓦, 音量是85 dB. 所以:

2 W -> 85 + 3 = 88 dB
4 W (2W x 2) -> 91 dB
8 W (4W x2) -> 93 dB
16W -> 96 dB

假設你的聆聽距離在兩米遠, 聲音衰減個10 dB好了, 16W的擴大機輸出可以產生86 dB的音量. 這是很大聲的. 很多人會受不了. 通常75 dB我就受不了了.

以現在的擴大機, 要輸出16W是輕而易舉, 隨便一台輕鬆上50W. 二十年前, 擴大機沒這麼有力, 喇叭的設計就受到限制.

為什麼這個觀念很重要? 我下次會談Hoffman Iron Law裡面另外兩個指標. 如果靈敏度的限制因為現在擴大機而解除, 其他兩個指標會比較容易取捨.


星期一, 5月 16, 2011

DIY跟Consulting


從Carnegie Mellon商學院畢業後當了八年的顧問. Believe me, there are gaps between consulting and real business. 當顧問跟running a business is very different. 這兩種職業需要的技能有類似的地方, 不完全相同. 當一個好顧問不一定能創業, 能創業不一定當得好顧問.

1. 顧問活在很多"假設"中. It is absolutely critical to have this skill. 處理幾千萬美金的採購案要是不能活在假設中從容做決定, 那就完蛋了. 要能看到大局. "假設"讓你把不重要的東西先擺一邊, 從重要的問題探討.

2. 實際做生意 - devils are in the details. 所有的假設, 儘管是很簡單的假設, 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假設, 都必須要一一執行. 一個小地方出槌, 可能關係到整個production. 所有的Details - every and each one.

做顧問的時後, 這些"小細節"都有人包辦. Good luck when running a business. Good luck in finding someone with that skill. 你曾嘗試過去motivate一個完全沒有事業心, 只想每天準時下班, 但處理公司雜務精得一分一毛都漏不掉的秘書嗎? Well - so much to learn.

The real fun i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顧問開始很好玩, incredible learning process, 過了一陣子開始無聊.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要DIY音響喇叭? 通常想到的是省錢 - That is not true. 我DIY - Because 我要學習. 你去紐約玩三天, 跟在紐約住一年是完全不一樣的. 跟團 vs. 自助旅行 - 用的心多, 收穫愈豐富. 有Frustration是很正常的, 重點是征服Frustration後的成長與滿足.


星期日, 5月 08, 2011

神線 5 - 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我跟John兩國核武競賽進入新的高峰.

照理來說, DIY的我跟John, 花很多錢買成品, 是兩條不相交的平行線. 進入DIY, 知道了裡面的很多東西, 你就會去質疑每個東西的價值在哪裡. This is a curse sometimes. 因為沒有科學根據的東西, 你不會想Try. 但不是每個東西都需要大學學位來support. "生命中的毒箭" - 有個人中了毒箭, 奄奄一息, 和尚不願意救他, 因為不知道毒從何來, 怎麼下藥, 佛祖說等你研究清楚可能不用救了. That's it. 人類進化史不是每個topics都可以成為"國科會計劃". Scientific Foundation + Open Minded - a dedicated balance. 科學跟宗教信仰各有存在的必要.

John要我去聽冰風雪, 他用兩萬美金的器材伺候. 試圖告訴我他花這些錢是有"價值"的. 我要他來我家聽Lyra跟另一套三音路. 器材都是DIY, 但楊聲器的等級比冰風雪高"好多". 是逢巧合, 他來聽了.

先說結果: John: "I am speechless."

聽完當晚寫了一堆Emails告訴我他無法忘記下午聽到的聲音. 他想搬一組回家, 接上他的超級器材, 要我過去聽. 他之前一直要我去他熟的店家聽Wilson Sasha & Sophia 3 (一萬到兩萬美金). 現在跟我說不用去了. 在Audio的世界, 有這種朋友是很幸福也是很恐怖的, 不知不覺會花很多錢.

John的聆聽過程我很佩服 (i.e., 甘拜下風). 先說他的背景, 他十年前幫某些電影原聲帶彈奏錄音過, 鋼琴彈得很好, 2500+ CDs, LPs, ... 他喜歡交響樂. 馬勒或貝多芬的交響曲都有好幾個版本.

他帶了馬勒一號交響曲他最喜歡的版本. 加上 - 交響曲的譜. 他邊聽邊讀譜. 這曲子他很熟, 只是他說樂器太多, 記不住. 聽完他說一個Bass note都沒漏掉. 我沒讀過交響樂的譜. 他聽得很入神, 比我看電影還認真. 難怪願意把音響預算設這麼高.

I am completely different. 叫我讀譜要命. 我喜歡隨音樂起舞. I am easier to be pleased but I fully respect the way he enjoys it.

星期五, 5月 06, 2011

前級 DCB1 + 光敏電阻聲控


Lyra到來, 後面的"ㄍㄟ 斯"也得跟著提升. 我的前級是B1, 長久以來有左右聲道不平衡的困擾. 但因為聲音很棒, 所以一直將就. 找機會再動手, 做了DCB1.

目前進度: Facebook

DCB1修改B1設計. 我主要想嘗是光敏電阻. So 做前級的結果發現平常看了很不起眼的聲音控制旋鈕, 在高檔電子器材設計很重要. 一開始覺得為什麼一個聲音控制這麼貴? 這裡面學問很大. 光敏電阻很特別, 跟ㄧ般可變電阻控制聲音訊號不一樣. 半信半疑, 主要是他的設計可以調整兩個聲道的平衡. 算是可以解決我長久以來不平衡的問題. 儘管不平衡, 我寧願接受, 這你可以想像B1多麼厲害.

第一版, 剛裝好測試 - 燒了我兩個高音單體. 還好不是Scanspeak或Raal.

第二版, 覺得已經找到錯誤了 - 85磅的擴大機燒了. 把這怪物送回去修, 運費不說, 把他搬出去寄 - 天啊...

第三版, OK - 複習電子學. 知道哪些東西該量, 量出來是什麼意思. 先用便宜的喇叭跟擴大機測試, 終於Work.

第四版, 小心翼翼地接上Lyra (要是燒了任何一個單體 - $$$$$), 終於Work. 還不敢轉太大聲. 幾周前聞到燒焦的感覺還沒退去.

第四點五版, 給Lyra全力送訊號. DCB1 - 讚. 真的讚. 比B1有更多的細節.

第五版, 加上光敏電阻聲控. 之前用便宜的可變電阻聲控, 測試用. 光敏電阻可以調左右聲道平衡, 哈哈哈, 果然修正了之前B1的問題. 這個聲控把中高頻, 呼, 提升了一個等級. Not bad for $50.

第六版, 送修的怪物擴大機回來了. 測量, 接線, ..... output filter的電阻燒掉了. 終於, 全部東西到定位 - 嘿嘿... 現在電子器材可以配上Lyra了. 系統轉變的程度讓我把所有的CD拿出來重洗一遍.

注意, 我燒了兩個高音單體根一台擴大機. 現在的聲音是燒焦味換來的.

星期四, 5月 05, 2011

神線 4


我覺得如果一直用"神線"標題, 會有人認為我喜歡這些線. That's not the idea. 這是關於John跟他的音響器材. 我很幸運可以聽聽順便偶爾接收他"淘汰"的東西.

昨晚他寫了一封Email給我. 說他等了幾個月的Linn LP12唱盤到了, 其中唱頭是升級過的, 為了那個唱頭多等了四周, 隱約記得光唱頭就三千美金左右, 唱盤機子就不說了. 我比較落伍, 不知道這是何方神聖. 但他晚上寫Email, 等不及明天跟我說, 表示他很高興. You must have these moments. You're so happy that you need to find someone to talk to. That's good. That's very healthy.

John說你得來我家聽你做的冰風雪 - pure analog. So good that's beyond description. 好吧. 找時間.

我跟他說你得來我家聽Lyra, Lyra比冰風雪高好幾個檔次. 加上最近托他升級之福, 我整套系統也換了一輪. 當初我系統聽得好好的, 莫名其妙把Rebecca搬到他家, 聽到他的器材在Rebecca上展現的實力興起了升級的念頭. 現在神功大成. 我的器材, 憑當初的記憶, 應該不輸給他了. 所以我們兩巨頭的核武競爭將進入新的境界. 但我有不公平的優勢, 他的冰風雪是我做的. I know it's limitation. It is good but is not in the same league as Lyra. 這我非常清楚. 因為喇叭是最重要的器材, 所以掌握了這個優勢, 我是立於不敗之地的, 呵呵. 他的優勢是他願意花在音響上的金額遠高於我的上限. John 的字典沒有C/P這兩個字.

他還蠢蠢欲動想買Wilson Sophia 3. But apparently, 冰風雪幫助他消除這個念頭. 站在朋友的立場, 要他先來聽聽Lyra. It should be interesting.

星期日, 5月 01,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8



Lyra試聽版完工. 我知道沒Post照片有點怪, but, 我在myAV不經意發了一些討論關於楊聲器音箱的材質. 如果你希望答案是用愈貴的材質愈好, 你會失望 - if you believe me. 有一點很有意思的是, 大家喜歡討論什麼樣的材質, 但很少看到討論bracing (內支柱) 要怎麼做. Bracing是消除音箱共振的根本, 箱體材質的厚度跟Bracing的結構, 一個影響共振振幅, 一個影響共振頻率, 兩個都影響對了, 箱音就聽不到了. 當然啦, 設計bracing有些學問.

我不經意地提道Lyra的Harmonic Distortion. 不清楚Harmonic Distortion的朋友, 複習一下, 以前談過的:

先簡單談談什麼叫”無色染”?
所有的聲音, 都可以透過正弦波(Sine Wave)來表示, 傅立葉轉換式告訴我們, 不管怎麼複雜的波形, 都可以透過無數個正弦波, 經由波長, 相位, 跟頻率的不同組合出來. 這個重要的學說, 理工的朋友學過訊號分析都應該知道.

這”無數個正弦波”, 從頻率的角度來看
, 可以分成基礎波(Fundamental)跟協震(Harmonics). 所有的樂器, 人聲, 我們聽到的都是Fundamental + Harmonics的組合. 蔡琴的聲音, Steinway的鋼琴, Stradivarius的小提琴之所以特別, 是因為透過種種設計, 產生五顏六色, 別人無法複製的Harmonics. 花大把銀子買Steinway鋼琴, 簡單說, 是要買Steinway的Harmonics.

蔡琴跟江蕙的聲音之所以不同, 簡單說 – Harmonics. Harmonics是大自然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 走在海岸邊, 聽浪花+海鷗+遠處船鳴+… 這是大自然的Harmonics.
如果你請蔡琴跟江蕙站在一塊兒, 跟小學生音樂課發聲練習一樣, 同時發”ㄌㄚ”的音, 你會聽到兩種ㄌㄚ的聲音, 但你知道她們都在發ㄌㄚ的聲音. 這就對了 - ㄌㄚ的聲音是Fundamental, 兩位歌后的發聲基礎頻率都一樣, 但兩個人的唱腔, 發聲結構, 唱法均不同, 這些不同就是Harmonics, 你最後聽到的是不一樣的ㄌㄚ聲音.


這跟揚聲器有什麼關係? 我們希望揚聲器忠實地表現出Fundamental + Harmonics, 但不要加進揚聲器自己的Harmonics, 如果揚聲器本身有Harmonics, 那蔡琴跟江蕙的聲音就不會正確. 揚聲器如果自己加入Harmonics, 就產生所謂的Harmonic Distortion, 這是非線性失真的主要來源, 有就是所謂的”色染” (色染還包含在Fundamental的distortion, 在此先不提). 但揚聲器也是機器結構, Harmonic Distortion一定存在, 所幸人類的耳朵沒那麼靈敏, 當Harmonic distortion低到某個程度後, 耳朵就聽不到了.

這是Lyra的Harmonic Distortion:


最上面一是輸出訊號強度, 下面是各階Harmonic Distortion. 輸出訊號強度是75 dB, 所有的distortion都在在 0.1% 以下, 耳朵是聽不到的. 看起來很容易?

再看這裡:

高頻開始作亂, 這只改了某個電容值, 只差了1.2uF. 很明顯, 高音單體不爽了, 馬上給你顏色看.

中置, 主聲道, 環繞聲道


周末趕工, 把幾個測試箱體完成了, 沒有Finish, 這用來證明所有的電腦膜你都是正確的, Good enough for crossover work:


比較有趣的是中置聲道. 這已經是第二個箱體版本, 第一個箱體大一點, 換過兩組不同的單體, 為什麼要把中置作小? 因為中置的擺位很困難. 小體積有擺位的優勢. 加上在劇院系統裡, 中置不需要很強的低頻. 但必須有好的dispersion跟midrange來顯示清楚的對話. So this should work very well. 分頻器的設計跟環繞以及主聲道有很大的差異.

Well, this will go to my living room once it's finished. I'm looking forward to it.

星期五, 4月 29, 2011

音樂, 音響, Your Taste, and Journey


為什麼花時間在喇叭上? Ans: 我喜歡音樂. 很簡單的回答, 這不是很明顯嗎?

No - Not necessary. 我當兵的時後, 有個同學不用當, 去了某半導體廠, 我在攻山頭的時候他搭上台灣股票黃金時期, 當米蟲都可以領. 一個單身的人 + "看起來"用不完的Money是很恐怖的事. 某次放假聊天, 他說: "我現在在聽十幾萬的音響". 所以是因為"十幾萬"還是音樂動人? difficult to say.

我得承認, 入手這麼多喇叭單體是屬於過火的一件事. 假設你是世界級小提琴手, 你會只擁有一把小提琴嗎? 你難道不想try不同的琴? 看看你的技巧在不同的琴上展現什麼樣的風華. 同樣的, 這可能是所有玩音響的共同願望, 某一天在某個莫名其妙的場合, 突然找到天籟. 這好像張無忌檢到九陽真經. 這種"突然找到寶"的滿足, 勝過花大錢買個名牌回家. 音響跟音樂是很奇妙的.

我朋友John花很多錢在音響 (50萬台幣), OK, OK, 他花絕大多部分的人不願意花的預算在音響上 (股票領很多的朋友別跟我抬槓, 我從沒領過). John並不富有也沒什麼固定資產. Why? 他希望把世界上最好的系統搬回家, 然後好好欣賞音樂.

Well - 這是個錯誤的觀念. 1. 你絕對找不到最好的東西. 2. 因為這東西不存在. 3. 假設這東西真的存在, 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 郭靖學降龍十八掌是用黃蓉幾道菜去換的. 貴為一朝皇帝為比能學, 緣分? 把降龍十八掌練成一代大師, 是經過不斷磨練跟造化產生的.

這要告訴你, 音樂跟音響本身重要的是尋找的過程. It's the journey that matters.

星期三, 4月 27, 2011

度假後的度假


You need a vacation "after" a vacation.

首先, 度假後最恐怖的事 - How many emails are waiting? 這年頭很多人都是Email的囚犯. 很有趣的是大家爭先恐後自願成為囚犯. 嫌用桌上電腦不夠, 買筆電. 還不夠, 買iPhone, 還不滿意, 再來個iPad. 結果Emails整天陰魂不散. Do you really need it? 你的眼睛從沒抱怨過嗎? 我老人家預言, 在Facebook長大的這一代, 眼睛一定提早衰退發病, 所有想賺大錢或得諾貝爾獎的朋友, 趕快研發眼睛相關的醫學跟療法.

你知道度假後需要另一個假期來Recover. 度假也會累, 坐飛機, 開車, 搬行李, 特別是最後一天, 所以, 度假完第一天上班 - 跟同事說你有幾百封Email要回, 別吵我 - this usually works, well, in United States at least.

我過去有個客戶更出神入化. 她是政府高官. 某次去度假回來打個電話給我. 問過去兩周有沒有找她. 我想, 你自以為是名模, 還在二八佳人嗎? 很客氣的問, 發生了什麼事嗎? 原來她的信箱中有六千多封郵件, 保守估計要一周才看得完, 意思是如果過去兩周有什麼要事, 直接說, 不然要嘛很久才回, 要嘛肉包子打狗, 石沉大海 - 別怨我故意不理你啊.

這個客戶說聰明鐵定比不上能上台大醫科的朋友. 但這招我很佩服, 意思是這周最好也不要在寫Email給她. Another week of vacation. 同時manage and communicate the expectation. 六千封 - either it's all not-so-important or she has a miserable work life.

太多Email 嚴重扼殺工作效率. 我認識的一個CIO曾說, 超過三封Email - 請打電話. 那是我剛學校畢業的第一個工作, 我很想打電話, 不過當年英文很怕別人聽不懂. 上次跟ㄧ個孩子都是Teenagers的同事聊, 她說他的手機家庭plan一個月付了兩千個messages的費用, 她跟他先生只用了十個, 其他全是孩子用的. 孩子覺得很冤枉, 說: 所有人都在用, 我怎麼好意思不回呢?

兩千個Messages? 我寫Blog都沒這麼勤快. 究竟在做什麼大生意呢?

"Hi" - "Hi" - "What's up?" - "Not Much" - "What r u up to?" - "Lunch, u?" - "Later" - "Bye"

魏晉南北朝文人談玄之風鼎盛, 如果手機texting早個幾千年發明出來, 估計中國的文化要更加豐富. 大中華的messaging infrastructure鐵定傲視全球.

星期三, 4月 20, 2011

Cancun I

Perhaps I should post a picture - I think I do but do not feel like to.

天氣真美. 碧海藍天, 海水分四五個顏色. 吃不完的食物, 沙灘, 躺椅, 音樂, 美景, 海浪. 不管什麼人為的建築, 但大自然的面前就微不足道了. 昨晚看了一場古巴來的舞蹈 - 男舞者都穿很多, 女舞者怎麼感覺都比Bikini還少? 這些都比不上在海灘上給海水衝一輪.

北卡跟Florida的海灘跟加勒比海一比, 可能百慕達上的粉紅沙灘更有特色一點, 但這裡酒店就在海灘上加上各國美食一票到底的玩法, I might like it here better.

房間有個體重機, that's also very important. 孩子要Kick the waves...

Bartender 第一天調了一杯Margarita, 堅持要我try Tequila (He calls real Mexican "Water"), 早餐有Bloody Mary. 餘興節目講西班牙語, 真的是到國外了.

星期六, 4月 16, 2011

度假之前的安寧

星期一出發, 到Cancun, Maxico海灘酒店八天. 今明兩天在家休息. 感覺這兩天才像是度假?

星期五我中午就溜回家了. 公司同事知道我要休假, 沒有人敢在休假前找我 - 自討沒趣嘛.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策略之一, 過去兩周, 我在每個會議中"不小心"都會提到我要去Cancun的事實, 提醒大家我既不會帶公司的電腦也不會帶Blackberry. 每次提到大家都問: 我們可不可以跟啊?

雖然是玩笑口氣, 在工作上這是很重要的溝通動作. 不然你消失八天, 很多人犯的錯誤是認為休假在Outlook設定一個不在工作崗位上的回應就好 - 大錯特錯. 事前的溝通非常關鍵, 而且要溝通於無形 - 無意中講出來, 很自然, 大家都能寄住並送上祝福. 溝通做得好, 休假一個月都沒關係. 我平均一天有三四個會議. 過去兩周, 不騙你, 過去每個會議都講過一次. 公司某VP邀請我去演講, 都很知趣地自動延期, 因為我才剛跟他"請教"Cancun有什麼好玩的.

今明兩天是度假前的寧靜. Why?

去年十二月全家去Disney七天. 那叫什麼度假, 每天行程比工作還忙. 早起趕班車進主題公園, 接著趕場看秀, 玩遊樂設施, 吃飯, 園子又大又廣, 一群人每天跟在步兵學校受訓一樣, 長途跋涉. 小孩子累了還得抱, 或威脅利誘再撐一下. 幾乎每天都去不同的主題樂園. 想像七天內把Florida一大片本是山內荒地轉開發的遊樂園全走一趟. 當年關羽千里走單騎還有赤兔馬咧...

今明兩天 - 度假前的寧靜, 好好享受這種寧靜.

(享受之餘, 傳來老婆的吆喝 - 不是叫你帶孩子去上游泳課嗎? 又忘記了? 我要說幾遍啊? 又要跑去那個叫什麼周伯通他家做喇叭啦? )


星期日, 4月 10, 2011

音響基礎論2: AB系統 (2) – 喇叭是關鍵

我另一個同事Daryl聽了John (神線那位)大力推薦, 上周來我家聽Rebecca. 從他帶來的CD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喜歡音樂的. 他沒聽到Lyra, 只看到她的獏樣. 聽完讚不絕口, 隔天在公司四處宣傳. 接著Drayl問我有沒有什麼擴大機可以推薦. 他家裡有Onkyo的七聲道.

我跟他說喇叭重要很多. 從他昨天的反應我可以知道他的喇叭鐵定不怎麼樣. 為什麼突然問擴大機呢? 說著說著, 終於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他的劇院用的是Polk LSi25, 有四個單體, 大型落地, 一組$2799. 他無法接受為什麼Rebecca一個小小兩單體的喇叭把他的Polk LSi25比下去. 所以他懷疑是擴大機的問題. Well – 我的擴大機, DAC, 前級當然比他的Onkyo, 但不會差這麼多. 上次John也是一樣的反應, 不太能接受Rebecca比他五個單體的Peiga. 記得我怎麼處理嗎? 我不好意思說什麼, Rebecca借給John一個禮拜, 問題就解決了.

Parodielin定律1: 如果聽到別人的系統好很多, 先看看對方的喇叭是什麼. 從自己的喇叭下手.

好很多代表音樂給你全新的感動. 很多評論談音響性”, “音樂性”, … 我明白為什麼這些名詞存在, none of them did a good job. 音樂是很感性的東西. 你讀一首李太白的將進酒, 文字裡表現的壯闊豪邁, 你能用指標去形容嗎? 蘇軾的水調歌頭 – “舉杯望明月, 不知天上宮闕金夕是何年”, “但願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你聽完師範大學國文系權威來分析蘇軾的詞, 就能寫出這麼感性動人的文字嗎? 很難, 同理, 李太白跟蘇軾去考中國文法可能不及格”. 因為他們不知道音響性音樂性是什麼東西. 但人家的詩詞震爍古今. 全新的感動是很模糊的形容, but you will know it when you have it. 簡單說, 你會希望把所有的音樂重聽一次. 你會在老音樂中發現新體驗, 新感動, 新生命.

Why speakers? 喇叭在整個系統中佔了60%以上的失真. 喇叭把擴大機來的正玄波, 透過磁場運動, 轉換成機械運動, 這個轉換涉及電流, 電壓, 電磁跟機械. 假設有人在大學堂把這些都精通, 最終轉換出來的是音樂”, 大專聯考物理化學考滿分的不一定聽過小提琴跟鋼琴真正的聲音.

John的擴大機花了一萬多美金. 用了跟Rebecca/冰風雪比起來很糟糕的喇叭, 他酷愛擴大機, 現在他跟人家說的是: You should see what Parodielin’s speakers can do on my system”. 我看過太多很貴的擴大機在推不怎麼樣的揚聲器的例子. 就好像某人身高150cm, 拿了補藥仙丹希望他可以去打NBA職籃.

Darryl也在懷疑是不是擴大機的問題. 沒辦法, Polk LSi25這麼大一隻有視覺優勢”. 如果把Rebecca借給Darryl會很難拿回來. Rebecca另有用途所以這次不能借. 我可以體會Darryl的心情. 當初我第一個DIY喇叭比加拿大Axiom M60Ti好上一截的事實, 感覺恍如昨日.

星期日, 4月 03, 2011

Lyra Reference揚聲器設計 6

上了桐油


老婆高度關心這是不是最後的顏色. 要擺客廳, 某人就開始關心了.

接著要上昆蟲油, 真的要講究, 可以上的東西很多, 每種東西可以上個幾層. 昆蟲油上完要加Glaze, 最後在上Top Coat.

This is where it stands before top coat:


星期六, 4月 02, 2011

音響基礎論1: AB系統 (I)

If you care enough, 沒有Internet的時代, 大家到音響店去AB喇叭. Internet的時代大家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看專家評論. 你不確定店家老闆到底是不是客觀. 同樣的, Internet評論你也不知到評的人到底是不是專家. 一個很重要的觀念, 你極不可能找到世界最好的音響. 這是沒有答案的.

Why? 假設我問你世界最漂亮的女人或最帥的男人是誰, 你怎麼回答? 楊玉環可能是唐明皇後宮佳麗競選第一名, 已經很厲害了, 要拿去跟埃及豔后比呢? 就拿赤壁電影中到底是喜歡林志玲或是趙薇, 別人再怎麼投票, 跟你心中的答案也可能不一樣. 找音響跟找另一半, 跟找工作一樣, “字的成分很重.

搞清楚了字扮演的角色, 跟佛家說的, 要能悟道, 必先放空. 空而後能悟. 在悟道的過程, 我將談談一些基本修練”.

  1. 你聽到的是系統”, 不只是喇叭. 系統包含喇叭, 擴大機, 前級, DAC, CD Player, 空間. 為什麼在某某音響試聽室聽起來這麼棒, 把喇叭抱回家老是複製不出這種感覺? 不是你買到不良品, 而是系統中的其他因素不同.
  2. 人的感覺大聲的喇叭比較好”. 大概所有賣喇叭的人都知道這個祕訣, 假設某某喇叭給的回扣多, 播放的時後調大聲一點, 或是喇叭本身靈敏度高一點, 在兩個喇叭水平相差不多的狀況下, 消費者直覺會認為大聲的好一點. 很遺憾也很抱歉的是, 高檔的單體靈敏度都不高”.
  3. 上揚的高音第一印象會討喜, 久了不耐聽. 過去某某大名廠(e.g., ProXXX...)用這個技巧, 創造了很風行的一組喇叭. 絕大多人在音響店都不會待太久. 這麼短的時間, 聽覺疲勞還無法產生.

So, you’re pretty much screwed, right? Not really. 很多高檔的喇叭沒有音響店是無法生存的. 店裡還是有很多樂趣. You just need to know what to look for. 先掌握基本原則, 下回我會談談幾個例子.